日本《讀賣新聞》9月1日文章,原題:日本銀行搶灘中國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于上周六開放時,觀景大廳里擠滿了游客和當地市民。他們并非是唯一對這座世界最高建筑感興趣的人,日本的大銀行也將它視為利用中國繁榮發展的經濟獲利的基地。
已有25家公司在這座摩天大樓中租用了辦公室,其中包括日本三井住友銀行,該銀行租用了11至13層及14層的部分。600名員工———對一個分支機構來說是少有的龐大人數———已于今年6月搬入,該銀行還計劃再雇用200名員工。日商瑞穗實業銀行駐上海分支也計劃于10月入住。
隨著日本公司紛紛涌入中國,日本銀行發現中國的借貸額正迅猛增長,到今年3月底的貸款總額已達232億美元,是5年前的2.3倍。盡管增長放緩,但中國仍將維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長。這意味著,資金需求仍將維持在高位,高收益的前景也吸引著各家銀行。
中國政府為保護國有銀行,設定了存貸款利率的最高限和最低限。如果銀行通過在日本以更低利率發行債券的方式獲得資金,收益將更大。日本某公司官員說:“各個銀行可能會發現,在中國做生意會比日本舒服得多!
盡管存在這樣有利的環境,但許多經濟學家表示,日本銀行向中國市場的擴張可能會受限。主要原因是,它們的大部分客戶是在華運營的日本公司,而非中方客戶。另外,由于對中國借貸者有痛苦的經歷,日本各銀行都采取了謹慎的措施。
日本銀行的謹慎措施與西方金融機構形成鮮明對比,它們毫不猶豫地投身到中國市場,并通過協助中國客戶并購、收購等獲得了可觀傭金。(作者小野田哲史等,張可悅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