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埃菲社7日報道,11至20世紀之間建于中國東南部的46座土樓作為與環境和諧一體的“獨一無二的”建筑典范,日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型土夯建筑“土樓”是中國客家人的典型建筑,目前保留有大約2萬座左右,分布在與臺灣島隔海相望的福建山區。
土樓的造型酷似天外飛碟,又像是碩大的蘑菇,結構設計同時具有防御功能,見證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獨特生活方式。每座土樓里生活著來自同一個家族的成員,人數多達800人。
大部分土樓分布在永定縣和南靖縣,這些都曾經是土匪出沒的地區。土樓只有一個出入口,用厚重的木制和金屬大門保護起來,墻上留有射擊口,以便抵御強盜。
最具代表性的永定土樓外觀呈三角形、五角形或八角形,土樓的內部采用木制結構,內部設計凸顯家族成員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并契合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
土樓是客家人主要的身份象征之一,包括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和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內的很多名人都是客家人。
在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后,中國官方媒體都強調了土樓“天人合一”和與大自然相協調的特點,而這些理念正是中國政府大力提倡的。
福建土樓經受住了幾個世紀以來包括地震在內的無數自然災害,為當地人生產生活方式的形成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冷戰末期,造型奇特的土樓群還曾經在緊張的中美關系中制造了一個有趣的事件。
1986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獲得了中國南部的衛星照片,五角大樓將這些畫面解讀為中國福建山區有數百個導彈發射裝置。
美國國防部長擔心“紅色中國”正在籌劃核打擊,立即派遣中央情報局的間諜潛入這一地區。
說這些間諜返回華盛頓后的回答是:“不是導彈,蠢貨,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