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管你在朋友圈和微博里曬得有多煽情,都不及一聲親自的問候,和親手給父母盛一碗熱飯!
01
我們總是這樣,在平常的日子里過得分外隨意,直到將要失去的一剎那,才在心里生出那股不舍,不舍得離開溫暖的家,不舍得離開又老去一歲的父母,不舍得離開那種濃濃的親情。只是,伴隨著這股不舍的并非我們對父母一步三回頭的凝望,而是別人眼中被所謂“孝心”刷屏的朋友圈。
可是,當你轉身離開的那一刻,父母并不會在朋友圈去接收你的“孝心”,他們往往會站在原地,深情目送你漸行漸遠的背影,直到你上車,直到你的背影消失在他們視線里……
為什么父母的愛和你的孝心反差如此大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們是真的不舍你的離去,而有些人呢,則是在“表演孝心”。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每逢節假日總有一群人會在朋友圈里祝福父母,卻連父母的電話也不會打一個。但凡有人說到孝敬父母,他們便能瞬間激發出體內的洪荒之力,所表現出來的激情簡直是感天動地,發一些暖心的圖片和文字把自己感動得稀里嘩啦,卻往往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在他們的心里自己是一個大孝子吧,堪比那親嘗藥湯的劉恒!雖然一個月都不記得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雖然一年也沒回過家,但反正是先把自己感動了再說。
02
人嘛,總是會感性的,而自己又這么有孝心,總是需要抒發出來的,所以朋友圈便成了他們的戰場。
諸不見,春節伊始,朋友圈里便是各種暖心的雞湯:
“哇,我終于可以回家看我思念已久的爸媽了!”
“這次回去,我一定要陪爸爸打打牌,陪媽媽聊聊天,多抽時間陪她們。”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
這些留在朋友圈里的孝心之語反正是特感人、特深情,但其實真的回家之后,卻鮮有人會真的給父母捶捶后背、揉揉肩,甚至連好好說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前腳剛到家,后腳便開始參加各種聚會,即便是沒有出去和老友聚會,宅在家里的,那也是抬頭電視、低頭手機。
心里還自我安慰說,我人確實是回家了,也確實看了父母了,躲著他們那是怕被他們逼婚;不在家里呆著,那是怕聽他們嘮叨自己懶。
你說你要是坦然承認了,其實也沒什么,咪蒙不是也寫過,回家超過三天,便被父母嫌棄嗎?可煩就煩在,他們既不陪父母,也不承認自己的這種心態,卻還在朋友圈里大曬自己的孝心,這跟表演又有何區別呢?
03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表達的孝心的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我并不拒絕借助于互聯網的方式,讓我們的孝心傳遞得更快。
但是那些只是在朋友圈里曬,感動自己的,我想問一問,你們的父母真的有那么潮嗎?他們真的會像你們這么熟悉的玩這些社交軟件嗎?甚至我更想問,他們能看到你的朋友圈和微博嗎?
殊不知,其實有很多的父母都在農村,而且也上了年紀,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并不像我們認為的那般敏銳。如果不是,那么你真的只是在做秀,秀給自己看,秀給朋友看,你在朋友圈里那么有孝心,你父母知道嗎?
為何你不干脆直接打個電話,或者回家看看?記得有一段很流行的關于勸誡愛情的話是這樣說的:“我們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如果要確定一個人對你好,等他做了再說。”
孝心也一樣,父母不會玩朋友圈,父母正在老去,他們不需要網絡孝心,如果要證明自己真的是一個孝子,就把你那些個在朋友圈里的秀,行動在現實生活中去。沒有實際行動而只停在思想意識上的孝心,那就是做秀,就是表演,行動遠比形式重要。
古話云,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別讓自己成為一個表演孝心的演員,不管你在朋友圈和微博里曬得有多煽情,都不及一聲親自的問候,和親手給父母盛一碗熱飯。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既要網上秀孝心,也要生活中盡孝心,你那么有孝心,別只能讓你的朋友圈知道,也得要讓你的父母知道。
真正渴望孝心的不是你的朋友圈,而是你的父母。
來源:新華網重慶頻道;作者:韓路榮;圖片來源于網絡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