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婆婆和客人聊天
102歲的曾以芝婆婆,每天除了吃飯,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而且睡覺時間長,睡眠質量高,躺下去幾分鐘就開始打鼾,人稱“睡仙”。
嗜睡婆婆
一天要睡18小時
“媽在睡覺,我去喊她。”昨下午,云陽縣平安鎮曾婆婆家,小兒子鄧本和邊迎客邊進屋喊母親起床。
“飯熟了?還沒睡好樣。”曾婆婆走出房門,揉著惺忪的雙眼。見有客人,老人趕緊搬板凳請大家坐。
鄧本和介紹,母親以前睡眠就好,80多歲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睡覺。“除偶爾到屋外散散步,幾乎都在睡覺。早上6時起床,洗漱、吃早飯1小時,然后開始睡‘回籠覺’,一般要睡到10點多。”午飯后,老人到屋外走走看看約大半個小時,然后又開始午睡,直到吃晚飯。“算起來,一天差不多要睡18小時。”
關于睡覺,曾婆婆有自己的想法,生有6個娃兒的她,在撫養孩子的過程發現:睡眠好的娃兒身體一般都好,睡眠差的娃兒常生病。由此,她認為,身體好不好,跟睡覺有關。
“享受”婆婆
80歲后不再做家務
鄧本和說,從20年前開始,母親就不做家務了。考慮到老人長期不運動,又喜歡睡覺,鄧本和試著讓她掃地或喂雞,都被老人拒絕。“她說不想干,做了一輩子,該享福了。”
“婆婆可能真的是做夠了,不想再操勞了。”兒媳陳登菊很理解婆婆。
“有時閑得慌,她會把凳子、竹竿搬來拖去。”鄧本和笑稱,他家屋角有根杯口粗、兩三米長的竹竿,常被老人放下、豎起。
“麻辣”婆婆
不喜清淡甜膩食品
曾婆婆口味重,喜歡吃麻辣、煎炸類食品,如水煮麻辣魚、煎魚或炸魚塊等。陳登菊說,婆婆吃不慣味道清淡或甜膩的食物。每天早晚,老人都要吃雞蛋,但只吃煎雞蛋。“糖水煮的、清水煮的,都不吃。青菜要熗炒,清炒,她沒胃口。”
“遇到飯菜不合口,婆婆從不發牢騷或抱怨,只吃一點點,然后說:我今天不餓。”陳登菊說,婆婆說“不餓”,就是嫌菜味道淡了。(記者 張水紅 見習記者 田曉)
專家點評
并非睡得越久越長壽
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王教授認為,曾婆婆嗜睡,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年益壽。睡眠不僅可以消除疲勞,緩解壓力,恢復身體機能,還能增強免疫力。但王教授指出,并非睡得越久越長壽。“若能根據具體年齡,科學睡眠,更有利于身體健康。”王教授說,嬰幼兒睡眠時間一般在18~22小時,成年人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即可。老人睡眠一般在5~7小時。
曾婆婆如此嗜睡,王教授認為屬特例。“并非所有人都適合。”他主張老人多鍛煉,不要嗜睡,以免引發腦血栓、心肌梗塞或食欲不振等。對曾婆婆好享受的心態,王教授比較稱贊:“一方面減少了身心壓力,另一方面可保持積極輕松的心態,對身體有幫助。”
“老人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王教授說,麻辣、味重的食物,對很多老人不適合,尤其是患高血壓、支氣管炎等病的老人不適宜。“不要完全照搬,要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曾婆婆養生食譜
早餐:一碗面條(伴有少許青菜)加一個煎雞蛋
午餐:一碗(中號不銹鋼碗)稀飯,伴有南瓜或者綠豆、花生等,加青菜、魚(水煮或煎炸)或瘦肉炒菜
晚餐:一碗(中號不銹鋼碗)稀飯加一個煎雞蛋、一小碗炒瘦肉(老人從不吃冷稀飯)
曾婆婆養生經
一、學會享受。放手讓晚輩去做,盡量不管,操心的事少,壓力和負擔就少。
二、學會睡覺。保護大腦、恢復精力、增強免疫力,對康復機體有幫助。
三、學會寬容。凡事要看得開、想得通,不鉆牛角尖,輕松愉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