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8日電(記者吳晶)“有了這張‘電子便民卡’,我們的社區會更好。”北京市海淀區永定路街道的居民代表關則邁高興地對記者說。
18日上午,海淀區永定路街道的1.4萬戶居民收到了街道發放的“電子便民卡”。他們可以通過這張卡,享受社區附近100家商戶的優惠打折,也可以用手機登錄相關網站,索取全市2000家商戶的打折承諾。
“我國的街道等同于國際上所說的社區概念。‘電子便民’是我們實現社區信息化便民服務的一項措施,也是政府利用科技提高公共服務職能的一個手段。”永定路街道主任蔡德利說。
今年5月19日,永定路街道剛剛慶祝成立30周年。在公共財政的支持下,經過去年一年的規劃改造,社區已初步建設起網絡、電信、視頻點播等多渠道的便民信息查詢與服務系統,成為北京市“社區服務科技應用示范區建設課題項目”首批選定的6個街道之一。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龍說:“電子便民”讓科技項目真正進入社區,使廣大居民可以分享到科技成果。街道作為最基層的社會細胞,通過整合社區內的科技資源、居民消費資源、公共服務資源,可以真正實現黨和國家“保增長、促內需、惠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及工作部署,并可以整體提升普通民眾的科學意識和科技知識。
據了解,“電子便民”概念正在北京市清華園、東花市、月壇、小關等街道廣泛推廣。預計到今年底將發放約10萬張便民卡,以戶為單位覆蓋50萬人次的居民。
據了解,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對社區管理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全國各地都在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運用科技創新提升基層民眾的生活質量。
蔡德利透露,在今后的社區建設中,街道將完成社區網站和呼叫中心的建設,實現社區居民在醫療、家政服務、網上購物、綜合修理、生活用品配送等多方面的服務標準化。同時通過建設視頻交互點播管理系統,進行社區信息管理培訓和志愿者技能培訓,建設24小時的社區安全監控和突發事件處理系統。
“到那時,我們的社區更安全了,也會更和諧。”關則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