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身、財富、地位等因素又來干涉甚至決定教育資源分配,那將給公眾造成二次傷害。
23日,一則“跨洋高考移民”的新聞引起熱議。據《中國周刊》報道,非京籍高中生張圖學習優秀但卻沒有在京參加高考的資格。張圖媽媽已是美國公民,她稱美國可以直接給張圖國籍。而張圖父親查看政策發現,外國僑民可直接參加中國高考并享受加10分優惠。
張圖是否能如家人所設想的,獲得美國國籍并在北京高考,現在還未有定論。假如這些都能成真,那這個男孩的高考路充滿了黑色逆襲的意味。公眾對這個故事的關注,倒不是因為一個孩子的逆襲,而是對逆襲前后暴露出的種種缺陷的不滿,是對權利無法保障、公平無法保證的擔憂和焦灼。
在北上廣,高考設限早已是個異常沉重的話題。外地家庭爭取平等的求學和發展機會,本地人則維護自身生存空間,不同的利益訴求甚至導致群體的割裂。對此,目前各級政府也未能給出一個兩全的方案。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曾坦言,解決異地高考的問題,難就難在“既有要解決的問題,又有不能碰的問題”。
張圖的故事,則給這種痛苦的現實又撒了把鹽。不少網友質疑,屬于稀有資源的北京高考權,很多國人爭得頭破血流也得不到,為什么就輕易地給“外人”?確實,相關的規定值得探討。當初出臺這一政策,應該是與吸引國外人才和投資相關,初衷是好的。但現在的時代背景與改革開放之初不同,把教育資源作為優惠條件或者交換籌碼,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正當性,都值得重新審視。
現在公眾的怨氣不僅是因為“超國民待遇”,更在從這件事上,又一次認識到了“身份”對“權益”的影響。權利得不到滿足本來就讓人不滿,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在爭取權利的過程中,大家不在同一起跑線,憑借身份、財富、權力等,有人可以先天占有優勢。今天有人因為“洋戶口”峰回路轉,明天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去拼“洋戶口”,會不會有人又來拼別的?
這樣的擔心并不多余。今年4月份東莞市提供給“新東莞人”子女的公辦學校入學學位中,有三成半“特供”給了優惠政策人才和企業人才子女,被指“拼爹”。而上海、廣東出臺的異地高考方案,也可能創造另一種不公平:外來家庭必須用貢獻度為子女的教育權繳納“保證金”。
公眾患寡,更患不均。在一定的時期內,教育資源無法滿足所有需求,不設置準入門檻幾乎不可能,不過,前提是公平、公正。如果出身、財富、地位等因素又來干涉甚至決定教育資源分配,那將給公眾造成二次傷害。(趙麗)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