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農歷大年初八,在銅陵大通鎮瀾溪老街的二周豆腐坊,店主周美桃正在往木制的模子里一層一層灌倒豆漿,為制作千張皮和豆腐干忙碌著。
2月4日上午,記者正和周師傅聊著“豆腐經”,一位顧客走進店內說,剛才買錯了東西,家里辦喜事需要買千張疙瘩,結果錯買成了千張皮。周師傅二話沒說,馬上為他換了千張疙瘩。周師傅說:“光顧店里的很多是老顧客,大多都是街坊鄰居,做生意總要行個方便。”
今年64歲的周師傅做豆腐已經有30年了,豆腐制品多達十余種,光干子就有5、6個品種。春節期間,凌晨2點就要起床開工,撈豆子、磨豆漿……然后制作各種豆制品,周師傅說:“賣豆腐最講究新鮮,不起早不行,正月里臭豆腐鹵、各種干子最好賣,臨近過年的幾天一天要賣一千塊左右的豆腐。”在周師傅看來做豆腐雖然辛苦但是日子安穩,“只要老老實實做事,保證豆腐品質和味道就不愁沒顧客,有穩定的收入,平平淡淡過日子好的很。”
周美桃的女婿王林林也在店里幫忙,剛滿30歲的他曾經賣過電瓶車,做過汽配修理的生意,王林林不后悔曾經的創業經歷,但現在他也愿意守在豆腐坊,“生意做了好多年,年輕總想創業,回來學做豆腐雖然也辛苦,但離家近,可以顧家。豆腐店開了幾十年了丟掉了舍不得,未來總要有人繼續干。”王林林說學做豆腐已經兩年了,但是離掌握純熟的制作工藝還有很大距離,他要學的還很多。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年初二,周師傅的豆腐坊就開門營業了,這比往年提前不少。周師傅告訴記者,開張早主要還是生意好了,現在除了老顧客,外地游客買的也多。“老街改造,給我們免費安裝了古色古香的店招牌,提供了一部分資金,讓我們把室內裝修整潔。從去年開始客流就逐漸多了起來,過年假期,好多操著江浙口音的外地游客來我這買豆漿、干子,都忙不過來。”2015年大通老街經過整修,面貌煥然一新,獨具風貌的老街成了頗具人氣的特色景點,漸漸的銅陵市區和外地的游客多了起來,這也讓老街上一些老店迎來了第二春。
【專題】溫暖中國 安徽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