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藥店銷售抗生素類藥2020年必須憑處方
京華時報訊(記者馬金鳳)昨天,記者從國家衛計委獲悉,近日,衛計委、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到2020年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基本達到全覆蓋。5年后沒有醫生處方患者將無法在藥店買到抗菌藥物。
《計劃》明確,到2020年,實現在新藥研發、憑處方售藥、監測和評價、臨床應用、獸藥使用和培訓教育共6個方面的具體指標。爭取研發上市全新抗菌藥物1-2個,新型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5-10項。健全醫療機構、動物源抗菌藥物應用和細菌耐藥監測網絡;建設細菌耐藥參比實驗室和菌種中心;建立醫療、養殖領域的抗菌藥物應用和細菌耐藥控制評價體系。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機制;醫療機構主要耐藥菌增長率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人獸共用抗菌藥物或易產生交叉耐藥性的抗菌藥物作為動物促生長應用逐步退出;動物源主要耐藥菌增長率得到有效控制。
>>解讀
不合理用抗生素致細菌耐藥問題突出
抗菌藥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由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經培養而得到的某些產物,或用化學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類似的物質,也可化學全合成。
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是抗菌藥物的生產和使用大國。抗菌藥物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農業養殖領域,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動物疫病提高養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藥店無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等多種因素,細菌耐藥問題日益突出。
細菌耐藥最終影響人類健康,但造成細菌耐藥的因素及其后果卻超越了衛生領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生物安全威脅加大、環境污染加劇、經濟發展制約等不利影響,迫切需要加強多部門多領域協同謀劃、共同應對。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