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和上海,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你可能都會見到,但這并不代表中國的整體水平。中國科學家在今天(16日)發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1》(下稱《報告》)中指出,目前中國還屬于初等發達國家,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間水平。中國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有可能是在2015年前后,到那時中國在整體上才能達到發達國家1960年的水平。
《報告》是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歷經10余年潛心研究的成果。
在對100多個國家進行分析后,《報告》指出,2005年,在人口超過100萬的國家中約有20多個成為發達國家,其余均為發展中國家,“美國等20多個國家已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從工業文明轉向知識文明),而中國等90多個國家仍處于第一次現代化(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這份報告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發達國家主要靠創新,其“創新占80%,學習占20%”;而在發展中國家里,中等發達國家的技術進步40%靠創新,60%靠學習,初等發達國家則是20%靠創新,80%靠學習。
“目前,中國屬于初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中間水平)。”這是《報告》給出的結論。《報告》指出,2008年,中國第一次現代化程度為89%,在世界131個國家中排第69位。2009年,中國第一次現代化程度估計為92%,但國內發展極不平衡。“在10個指標中,醫生比例、平均預期壽命、嬰兒存活率、成人識字率、大學普及率和農業增加值比例6個指標已經達標,而人均國民收入、農業勞動力比例、服務業增加值比例和城市人口比例4個指標沒有達到標準。”
《報告》測算,如果按1980-2008年的發展速度估算,中國第一次現代化程度要經過7年才能達到100%,大約2015年前后才可能完成第一次現代化,這個水平只達到發達國家1960年的水平。
從地區看,中國內地的現代化發展也極不平衡。《報告》指出,2009年,在中國內地地區中,北京、上海、天津的第一次現代化程度達到100%;浙江等11個地區超過90%(低于100%),黑龍江等16個地區達到80-89%。廣東有9個指標達標,江蘇、浙江和福建有8個指標達標,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和重慶有7個指標達標,湖北、河北、山西、安徽、河南、陜西、海南、甘肅和寧夏有6個指標達標。
“中國的人口比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還要多。這決定了我們的現代化過程必定十分艱難。”何傳啟說,《報告》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實施小康工程,在10年內消除絕對貧困現象;二是組建中國戰略技術研究院,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共技術平臺;三是組建中國現代化研究院,為中國現代化提供科學支撐。(記者李大慶)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