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傍晚,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鎮劉郢莊臺的汪流勤像平時一樣,給家中的十多只雞喂上了晚上的吃食。在她平靜的臉上,絲毫感覺不到洪水可能臨近而造成的恐慌。
莊臺這個不太為人所熟知的詞匯,指的是淮河流域特有的一種為防洪而建造的“小島”。在行蓄洪區內,通過人工壘起一些臺基,或以天然形成的高地為基座,再將村莊建于其上,就成了莊臺。大大小小的莊臺,就像一個個獨立的自然村。
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被譽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淮河災情的“風向標”。蒙洼蓄洪區與王家壩閘休戚相關,曾在過去多次分擔淮河干流的洪水壓力。像劉郢莊臺這樣的莊臺,在蒙洼蓄洪區內,有136個。
汪流勤告訴記者,生活在莊臺的農民,可以在無水時耕種田地,收獲糧食;大水來襲時,也能安心居住。
記者19日傍晚來到劉郢莊臺的時候,這里還下著陣雨,76歲的劉克義和老伴一邊準備晚餐,一邊聊著鄰里間的趣事。劉克義祖上幾代都住在淮河邊上,據他說,經歷的蓄洪“已經數不清了”。
“以前大家總是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發大水的時候經常搬遷轉移。”劉克義說,“這些年莊臺幾次墊高,我們這個莊臺現在有30多米高,根本淹不到。你說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受降雨影響,淮河流域王家壩閘水位不斷上漲,截至19日21時,已超警戒水位0.41米。據阜南縣水務局局長、當地防指新聞發言人許和貴介紹,預計2010年淮河第一次洪峰將于20日8時—14時間,經過王家壩。
許和貴告訴記者,7月19日4時36分,王家壩水位達到警戒線以后,阜南縣各部門按防汛責任制的分工要求,全部到崗到位,迅速開展工作;縣防指組建了由公安、武警、消防、水務等單位人員組成的56人縣級防汛搶險應急隊;蒙洼一線民工上堤,按照每公里上工10-20人的要求,蒙洼95公里圈堤共上堤干群2360人。
記者在19日下午來到王家壩閘,正在附近巡堤的村民王幺三告訴記者,村里有六組人排班進行巡堤查險。“我們現在所做的對防洪搶險有重大的作用,所以一點都不能放松!”
“廣播說洪峰要來了,但是村里人都不害怕。現在政府已經在做防汛準備工作了!”劉克義說,“就算洪水來了,我們相信政府也會想辦法來營救我們,來幫助我們以后的生活!”(記者 詹婷婷)
[責任編輯:王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