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一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試行開放拍照、攝影。圖為參觀者正在認真拍照。吳景騰攝
臺北故宮9月起解除禁令、開放攝影,雖然說是“試辦”3個月,也引起臺灣社會大討論,結果毀譽兩極。
支持者歡天喜地趕到故宮,對著知名寶物拍拍拍,在朋友圈曬曬曬。有人表示世界不少大博物館都開放拍照,此次臺北故宮解禁是前進了一步。也有人就此批評臺灣的禁止文化,認為臺灣人從小就知道故宮“禁止拍照”,但不知道為什么禁止拍照,更不知道開不開閃光燈對文物的影響是什么。博物館教育也如臺灣多數的被動式教育,只告訴禁止什么,而不告知為什么禁止;教育的重點在守規矩,而且是不知其所以然的規矩。這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也不能引導對博物館和文物的感情。
反對者痛惜:“守了幾十年的文物,毀了!”畫在紙、絹上的中國古畫不能和西方的油畫相比,比油畫更脆弱,極易受到光的損害;雖然玉器、瓷器受影響較少,但開放攝影后,圍著照相的人不斷,特別是一些知名文物,觀賞的人反而難以靠近,文物變成拍照景點,令不少文物愛好者嘆息。有學者撰文稱開放攝影是打開“潘多拉盒子”,讓進入博物館的初心變質,還沒看到文物,沒有思考和感動,只想舉起手機或相機將影像存進數字檔案,以“我拍故我在”的心態對待文物。這會影響觀賞者的“內心模式”,大量的拍照和藝術復制品會令寧靜、投入、無我的博物館觀賞氛圍解體。
此次臺北故宮開放攝影是“試辦”,之所以要試,大概源于過往失敗的經歷。臺北故宮2006年曾開放過攝影,但因為導致秩序混亂、參觀品質下降而停止。此次新上任的臺北故宮院長林正儀表示,再解禁令是要吸引年輕一代進博物館,拍照特別是手機拍照已成為年輕人的習慣,開放拍照是培養年輕人與文物感情的手段,禁止拍照只能增加他們走進博物館的阻力。“這一代觀眾如果不上博物館,博物館的未來如何營運?”林正儀說,只要愛上文物,自然會放下相機,凝視靜賞文物之美。
記者曾在臺北故宮看到過拍照的大陸游客被工作人員和當地參觀者勸阻甚至嫌棄,有工作人員堅持檢查相機,堅持親眼看到刪掉照片。現在雖然臺北故宮解禁拍照,但大陸游客也要留意解禁是“有條件的”,即不能使用閃光燈、不能使用自拍桿、不能使用三角架、不能團體和文物合影,有70件文物包括王羲之作品、《清明上河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等仍標注“禁止拍照”,周五、周六夜場也禁止拍照;如違規會被勸阻,不聽勸阻有可能被帶離展場。
因為是試辦,有輿論認為這是新官上任之火,試辦3個月熄火重禁大有可能。試辦選在9月開始,因為暑假剛過,參觀者相對減少,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都“出差”外展,明星文物造成擁堵的風險降低。就算試辦成功,拍照時光線不足難免自動補光,閃光難以禁止,博物館內閃光頻頻,不僅傷害文物,對觀賞者也是打擾。一位導游向臺灣媒體表示,雖然一再強調請客人拍照時關掉閃光,但實際上難以禁止。很有可能“試辦”不成功,將來還要對游客“碎碎念”“禁止攝影”。
也有人指出開放拍照是無奈之舉。臺北故宮新任院長承認,今年8月的參觀人數掉了7萬,9月還可能繼續掉,10月本是大陸游客參觀故宮的旺季,但今年以來大陸團少了四五成,旺季的落差會更大。現在大陸游客團進團出臺北故宮已不需要配額管制和排隊,再加上開放拍照和免費時段等舉措,就是要保住參觀人數。
開放攝影,到底是福利還是劫數?穿越千年幸存的寶物,有可能禁不起“試辦”,冒不起風險!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