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訪問大陸提出 “16字箴言”,意外在返臺后引發連、馬之間的交鋒。先是“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強調“馬在事前完全不知情”,然后是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連訪大陸 “純屬私人行程”,“既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國民黨,馬更不曾委托連戰傳達任何信息”。
但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頗不以為然,反擊“‘總統府’發言人未依據正確事實就做不當批評,切割連、馬關系,會使支持馬的人都走光了”,并表示連赴大陸可說是 “為馬英九奔走”、“兩人關系不可能輕易被切割”,同樣說得理直氣壯。
表面上看來,馬、連之爭似乎只攸關“兩岸政策誰說了算”的權力之爭,畢竟上次吳伯雄在國共論壇說出 “一國兩區”,一度說是“為馬帶話”,回臺后也被馬否認,最后被迫說是“個人意見”。不同的是,連并不像吳立刻屈就于馬的壓力,反而據理力爭,由此可看出連所代表的泛藍勢力更大。
畢竟,連這次造訪北京的陣仗龐大,隨同還包括兩位國民黨副主席、親民黨副主席、新黨主席等等,頗有展示政治肌肉、與馬互別苗頭的意味,特別是帶上連勝文,更添上政治接班的弦外之音。尤其在江宜樺接任“行政院長”之后,連勝文早已成為國民黨明年臺北市長的熱門人選,大陸以超高規格接待連家父子,當然使馬倍感不是滋味。
追根究底,馬、連之間的齟齬,恐怕不只凸顯出“誰說了算”的權力問題,同時也凸顯出兩岸路線的分歧。尤其在2012年馬確定連任之后,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連傾向“親中、和美、反日”,以兩岸關系為優先,馬傾向“親美、和中、友日”,以美臺關系為優先。馬、連在兩岸路線上的分歧,已經陸續表現在“兩岸是否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人民是否同為中國人”、“兩岸是否展開政治協商”、“兩岸是否聯手保釣”等敏感議題的不同立場上。對大陸來說,連顯然比馬更樂意推動兩岸合作。
盡管連戰年事已高,這次訪問北京被各界視為“畢業典禮”,但連所代表的兩岸路線,在泛藍陣營仍將獲得不少支持,尤其是連勝文一旦投入參選臺北市長,擁連勢力必將擴大集結,以連勝文作為“少主中興”的政治象征,到時候馬如何表態,也將考驗馬的政治智慧。
可預期的是,馬、連之間的兩岸路線較勁,2014年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只是一個開始,連勝文一旦高票勝選,馬也將進入最后一年半的跛腳期,屆時連所代表的兩岸優先路線,必將對競逐2016年“總統”的國民黨候選人產生相當壓力。如何及早因應“習連會”所啟動的國民黨內部較勁,將是馬未來一年的嚴峻挑戰。
[ 責任編輯:焦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