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10日刊文說,最讓馬英九“政府”頭痛的美國牛肉入島問題又來了。華府本月初迫不急待地要求臺灣方面重新考慮開放美國牛肉及相關產品進入臺灣市場。這原本是一個經濟議題,但三年前竟險些釀成政治危機,如今“美!本硗林貋恚覛鈩輿皼安粶p當年,馬“政府”如何招架,島內各界無不議論紛紛。
文章摘編如下:
一直以來,牛肉問題在“臺美”之間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自由貿易問題,而是小大之間的不平等談判。美國向來以“臺灣的保護者”自居,向臺灣予取予求。而臺灣也因為有求于美國,包括軍購、赴美免簽等,常常不得不作出讓步。
美國于2003年12月底傳出瘋牛癥,為避免瘋牛癥從牛傳給人,當時的扁“政府”禁止美國牛肉輸臺,2005年4月迫于美國的壓力而解禁;3個月后,美國傳出第二起瘋牛癥,美國牛肉再度遭禁止輸臺,但半年后扁“政府”即開放30個月齡以下、去除特定風險物質的去骨肉塊,由于害怕民意反彈,只在官方網站上“靜悄悄”地宣布了這個決定。
2009年10月馬“政府”與美國簽署了“美國牛肉輸臺議定書”,擴大進口美國牛肉規模,包括30個月齡以下的美國帶骨牛肉、內臟和絞肉。但因為當時美國仍是瘋牛癥的疫區,該協議遭到臺灣民眾強烈反對,馬英九的聲望更大幅滑落14個百分點。而這股民怨甚至持續到了兩個月后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總得票率從2008年“大選”落后國民黨17個百分點,一下子縮小至5個百分點。
前車之轍,后車之鑒。如今馬“政府”又遇到美牛問題,3年前的教訓無疑是反面教材。其實,臺灣的牛肉有9成5仰賴進口,僅5%的牛肉屬于自產。按理講,臺當局從海外進口牛肉,對本地養殖戶的影響應不算太大。而且據一些商家反映,臺灣消費者還挺喜歡美國牛肉的。而2009年島內民眾之所以極力反對進口美牛,主要是擔心瘋牛癥。
一言以蔽之,馬“政府”當年的失策之處在于政策不透明及溝通能力不足。俗話說“聰明的人不會在同一地方跌倒兩次”,馬“政府”今后如何在美國政府和本島民意之間找到平衡點,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