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臺北文山區的吳先生,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回想起當年考大學的情形,似乎就在昨日。“每天都讀書到很晚,那個時候上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真的不容易,大家都很拼。”吳先生說的那個時候是27年前。
可是,上大學對于如今的臺灣年輕人來說,輕松簡單。“80后”小彭,苗栗人,到臺南上的大學。他說:“臺大競爭還是蠻激烈的,可如果只是要有大學可以讀,真的是想讀就有的讀。有句玩笑話,臺北街上掉下一塊招牌,十之八九砸到的是大學生。”
從鳳毛麟角到十之八九,這個變化的節點是1994年起臺灣推行“教育改革”。20年間,島內大學迅速擴張,衍生出的還有一系列社會問題。
20年前,全臺高校不到30所,當時“教改”的初衷是減輕學生負擔和升學壓力。臺灣教師工會副理事長林金泰說,“教改”的內容包羅萬象,含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學制等各方面,堪稱臺灣教育史上最劇烈的變革。當然,“廣設高中大學”是教改最重要的內容。
“教改”開啟后,最直接的變化是各類大學遍地開花。20年間,數字激增到160多所。臺灣《遠見》雜志曾做過對比:新加坡500萬人口,只有4所大學,即每125萬人才有一所大學;臺灣2300萬人口,每14萬人口便有一所大學。
上大學容易了,可造成教育資源的過剩,首先傷害到的也是教育本身。募集教育經費的壓力以及少子化浪潮的沖擊,造成大學降低標準搶生源。生源匱乏,學校運營困難。而且,盲目招生衍生許多問題,例如,臺灣很多大學開設師范專業,師范畢業生數量激增。根據臺教育部門統計,過去10年,有13萬人取得教師資格,只有5萬人左右進入學校從事教職,剩下的多半只好拎著行李箱到處兼課。
在臺灣這樣一個“泛政治化”的社會中,“教改”還不可能是單純的教育問題。當年各地新大學拔地而起,很多是政客為討好選民,拍腦袋做出的決策。寬進寬出的培養模式,帶給臺灣的可能是人才斷層的危機。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社論指出“教改”的“幾宗罪”,其中一條是“政治夾帶”,“20年‘教改’其實是政治‘本土化’的附屬品,而非著眼教育的本體,走上岔路是勢所必然”。“教改”的一大方向是教科書改革,幾次“教改”之后,“中國史”在臺灣成了“外國史”,李白也成了“外國人”。馬英九上臺后,雖然對教科書進行撥亂反正,但很多人仍覺得力度不夠。臺大教授王曉波認為,20年“教改”大搞“去中國化”,催生了“臺獨”新世代,也成為“太陽花學運”爆發的原因之一。
鑒于這些情況,臺“教育部”表示,計劃5年內撤并1/3高校,輔導一些大學轉型或退場。但上山容易下山難,達到這個目標談何容易。真是:早知今日大學泛濫,不如當初把門看嚴點。
(本報臺北11月25日電)
[ 責任編輯:范斯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