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國共內戰中敗退的100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渡海來到臺灣,他們被安置在“眷村”中居住,“眷村”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村子,而是臺灣當局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給軍人家屬安排的居住地,有點類似現在的社區。而安排的方式就是興建房舍,讓這批新遷移民居住在一定的區域內。1949年以后,臺灣各大城市出現了一座座類似小型移民村的眷村。據統計,全臺灣共有眷村763個,眷戶9萬多戶。
當時,國民黨當局只是把眷村作為一個臨時居住地,搭建的房子極其簡陋。最初只是用茅草和竹子為主要材料,因此眷村又被稱為“竹籬笆”。一來臺風,房子就被吹得東倒西歪,再加上沒有排水系統,一下雨就淹。
對很多居住過眷村的人來說,眷村的生活是一段充滿了艱辛、但卻又美好的回憶。當時臺灣物資極端缺乏,軍人的待遇又不高,因此在眷村初創的日子里,貧窮,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本期《臺灣萬象》將告訴您生活在眷村中的人們是怎樣度過那段艱苦的日子,這里又發生過什么令人難忘的事情,如今的眷村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