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舉行的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等中東歐十六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了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合同、塞爾維亞段項目總承包商務合同兩個重要合作文件的簽署。(11月7日 中國經濟網)
中國和東歐之間的大規模商貿洽談并非第一次,旨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展開的跨區域友好合作—也就是“16+1合作”經貿論壇已經舉行了六屆。隨著合作在各個領域廣泛深入展開,中國的創新驅動、裝備制造業以及以互聯網平臺作為支撐的商品貿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上簽署的兩個重要商務合同,也標志著中國鐵路成套技術和裝備首次進入歐洲市場。誠然,不管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是國家與區域之間要想加深經貿聯系,促進經貿往來,必須要從官方到民間都要展開一系列的對話與認同,要有合作的基礎。而這個基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礎建設。建立共同的溝通平臺,建立共同的商貿物流標準,這是商貿往來的在工業文明下的最大公約數。
近年來隨著我國鐵路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裝備制造業在全球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中國制造以及中國標準的輸出,標志著我國與世界相之聯系的自主平臺的誕生。此平臺的搭建,不光只是賣出一些鐵路車廂設備,為對方建設一些鐵路線路,更為重要的是,在被輸入的一方的工業標準以及運輸以我方標準所建立,從產品的制造,到服務體系的介入,甚至到數字化等一系列產品的配套,對我們的后續增值服務以及產品標準化在國外的建立,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則更凸顯其重要性。
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世界。在現如今世界經濟發展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國基礎建設的向外延伸,產品走出去,以及對外投資的快速增加,都標志著我們在“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想的工作中取得的一步步重要的成就。歐洲,是當今工業文明的重鎮,更是自從十六世紀以來工業文明的發端地區,有著最為嚴苛的商品標準和安全標準,在這個地區賣出我們的產品,輸出我們的標準,這標志著我國工業制品以及基礎建設技術已經取得了國際領先水平,更標志著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已經達到了嶄新的階段。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管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還是中國與東盟,甚至在世界上更遙遠的一些國家地區,中國的產品以自己的技術實力說話,以積極的心態不斷努力創新進取,在產品制造和基礎建設上,一定為中國與世界越來越紅火的“生意經”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中國臺灣網網友:向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