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快言" />
從“彭宇案”到“小月月事件”,在社會上曾經掀起一場關于“扶不扶”的道德大討論。時過境遷,如今,又一起關于“扶不扶”的案件引發我們思考。據東南快報報道,21歲女子撞傷72歲老人后辭職照顧,欲賣器官贖罪。
當日,李朝潤騎著電動車下坡時,剎車不靈,一下子撞倒老人,老人前面的一輛小轎車見狀就跑,而李朝潤則是跑去扶起老人送去醫院。有一些人說李朝潤“傻”,撞倒老人的那一帶并沒有被監控錄像頭覆蓋,她也完全可以逃走。李朝潤卻選擇了扶起老人,同時也扶起了道德。
這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交通事故,但是卻因主人公的“傻”而變得不再普通。老人是一位孤寡老人,李朝潤則是一個孤兒,且一貧如洗,為了支付老人的醫療費用,李朝潤欲賣器官贖罪,并像女兒一樣日夜守在老人身邊。
現在遇到一場事故,許多肇事者習慣性地首先考慮,能否逃走?怎樣盡量少擔責任?而受害者則是思考著怎樣獲得盡可能多的補償。大家似乎都有各自的“如意算盤”,殊不知在這一個個的“如意算盤”下,是道德的一次次滑坡。
在這次事故中,李朝潤始終相信因果報應,并在事故面前毫不猶豫地承擔起責任,即使她一貧如洗,即使她不清楚是否有能力支付這“扶”起后的“代價”,她只知道要扶起老人。而老人在李朝潤的悉心照顧下,已被李朝潤深深打動,并處處為李朝潤著想,老人以沒有牙為理由,只喝牛奶,不吃飯,其實只是為了替李朝潤能夠省下一些錢,老人更是時常擔心自己會拖累李朝潤。社會上的一些愛心人士更是紛紛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這就是她“扶”起老人的“代價”,整個社會都愿意去幫助一顆顆跳動的紅色心臟。
肇事者負責任,受害者寬容大度,這才是一場事故后應該出現的正常現象,這才是中國道德的常態。
一場事故,不僅是對生命的考驗,更是對道德的大考察。“扶”起道德,自覺承擔責任,人人都為對方考慮,這個世界將真的變成美好的人間。(中國臺灣網網友:段佩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