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縣位于湖北省東南端,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屬革命老區,有50萬人口。去年,該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億元。隨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縣城人居環境的改善,新建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曾多次提上議事日程,但最后都因讓位民生工程而擱置。(4月15日人民網)
水泥地面出了坑槽,木板地上補丁摞補丁,但是卻為學生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教室,6萬平方米市民休閑廣場,行政服務和民生工程,大家就這樣,四個人擠一擠六個人擠一擠,搞好了縣里的學校醫院還有廣場等等。通城這個貧困縣來之不易的投資,干部們都用在了為百姓為人民的刀刃上,他們沒有任何怨言。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曾講過“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通城縣的領導干部們用自己的行動做到了。通城縣把24家單位擠在一起能不用錢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盡量把錢節約出來。無論到了什么時候政府都是把民生放到了第一位。2011年原本要重新規劃的政府大樓因為通城縣的洪災,最終讓位給了民生工程。修繕橋梁、恢復農田設施,重建倒塌民房等。把積攢了兩年的錢都用在了災后重建。通城縣的人民在政府的良好政策下,不在擔心吃飯看病。他們搞活了經濟、搞好了民生,幾十年日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在我們感嘆居然有這么破舊的政府辦公樓的同時,通城縣的政府工作人員身體力行的向每一位群眾展示著我黨指出的基礎工作重心和活力源泉,將自己的位置擺在了服務百姓的位置之后。在“四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通城縣是一個好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這種親民愛民之情深深的看在了百姓的眼里,烙印在了百姓的心里,對解決群眾最深惡痛絕、反應強烈的問題無疑是一把利器。
與某貧困縣耗資數億的豪華辦公樓相比,通城縣辦公樓雖然簡陋,但不代表為百姓辦事能省就省,能應付了事就應付了事,如此清正廉潔的政府才能能與百姓同呼吸、心相印,才會得到百姓的認可,如此樸實無華的辦公樓,才是真正的“有面子”。(中國臺灣網網友:李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