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粽子市場刮起了“節儉風”。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盡管有少量商家推出了售價近三千元的粽子禮籃,里面包含鮑魚、紅酒等“高檔貨”,但成交量卻為零。在今年的粽子市場上,200元以下的禮盒才是主流。(5月27日 《法制晚報》)
市場行為,總是以社會風氣為標桿進行深度發展。在飛天茅臺被瘋搶之際,我們有理由冷眼旁觀;在長江刀魚高位跳水、西湖龍井擠干水分之時,我們欣慰于風氣的多云轉晴。而又到一年端午時,作為某些社會道德風氣指標的粽子,又將炮制出怎樣的晴雨表,現在就已經可以一目了然。
中央在倡行節儉,而作為“禮輕情意重”的粽子,似乎也少了些價格驚悚指數。今年500元以上的粽子禮盒可謂寥寥無幾。如北京稻香村、大三元、全聚德、五芳齋等知名品牌,禮盒售價大多在200元以下,其中百元左右的禮盒占比超過五成。然而還是有奇葩存在,用粽子作為主角,鮑魚、特級干貝等十幾樣商品作為配角的2888元天價粽子,好似一個釘子戶,突兀的豎立于市場的某一個角落。
其實大家都知道,天價粽子無非是用腐敗做餡。平常老百姓人家,誰又能消的起如此福分。而這種類似粽子、月餅這種應景之物,往往會曖昧的承載很多功利色彩。裝扮點花里花俏的外包裝,再人為的注入高附加值在里面,便理所當然的成為打開權貴家的敲門磚。至于接下來的蠅營狗茍,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雖然說存在即真理,然后某些存在卻顯得那么畸形怪狀。迎合著某些權錢交易的場面需求,這些打著“天價”之名的招搖過市的粽子、月餅,每次都會在佳節來臨之際,時不時的給老百姓內心添堵。大家并不眼紅誰可以有福享用這些天價食品,而是憤憤于投機分子用這些廉價的糖衣炮彈,去腐蝕迎合某些手中握有資源的人;而這些人,基本是不會被幾塊月餅粽子所打動的,讓他們心癢的,是粽子月餅之下的真金白銀。
八項規定的新風出來之后,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伎倆,生存空間也越發狹隘。曾經屢試不爽的熟門暗道,卻因為道具的靈光不在,而面臨著退出市場的窘境。這標價2888元的天價粽子,此刻卻更好像有種站在博物館被展示的冷幽默效果。無人問津的結果,也是當下市場依附良性風氣的最直接表現。相比于老百姓的喜聞樂見,那些投機倒把者的“許多愁”當然更具有喜感效果。但是天價粽子不受待見,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效體現,我們還真不敢做一錘定音的認定。(中國臺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