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越劇火了別忘了昆曲
作為首批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項目,昆曲的遺產價值幾乎全部沉淀在數百個傳統折子戲中。因而,對傳統劇目進行搶救性保護整理,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中如夢如詩的越劇表演,讓世界領略了中國傳統戲曲的美,也使得人們想起了另一個美輪美奐的古老劇種——昆曲。作為首批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項目,昆曲的遺產價值幾乎全部沉淀在數百個傳統折子戲中。因而,對老一代昆曲演員所傳承的傳統劇目進行搶救性保護整理,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2004年至今,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聯合兩岸三地的學者、藝術家們共同打造的青春版昆曲風靡全球,連演不衰,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昆曲愛好者,讓經典曲目《牡丹亭》《玉簪記》煥發了新的生機。此后,在北京大學等高校的昆曲傳承計劃當中,高校開設昆曲課,舉辦昆曲文化周、優秀昆曲項目展演,保護昆曲文化、培育昆曲傳承新鮮血液,推動了傳統文化的發展,使昆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實際上,回顧昆曲的發展史,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對昆曲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物和事件,不論是萌芽之初、鼎盛之時還是瀕臨衰微之際。正是這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使得昆曲綿延至今。比如,民國初期的實業家穆藕初曾在蘇州五畝園開辦昆曲研習所,培養了昆曲史上著名的“傳字輩”表演人才,為昆曲這一古老劇種的存續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傳習所,我們現在恐怕只能在戲本或工尺譜中見到昆曲了。
時代不同,對昆曲的傳承方式也不盡相同,要評述當代昆曲推廣傳承的功過,還為時尚早。譬如白氏的青春版昆曲,主演水準、結構設置、劇本剪裁、服裝舞美、唱腔設計等方面的缺點,就一直脫不開來自傳統曲藝界和學界的批評討論。而高校昆曲傳承的項目中,形式大于內容、自娛自樂多過“廣譜”推動等,也每有質疑之聲。此外,還有劇火,劇種卻不火的現象,很多人一提昆曲就只能想到《牡丹亭》。就像一提去故宮,就是去看《清明上河圖》;一提去盧浮宮,就是去看《蒙娜麗莎》;一提去臺北,就是去看翠玉白菜。如此傳承,未免有買櫝還珠之嫌。
但實踐總好過坐而論道,前人對昆曲藝術傳承的真知灼見和遠大目光,也必定是建立在無數次嘗試、實踐、反復、突破之上的。傳承有法無定法,當年的新編昆曲《十五貫》唱遍大江南北,締造了“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的佳話,帶領昆曲藝術擺脫絕境、別開生面,也是一種篳路藍縷的探索。在今天,無論是青春版昆曲還是課堂版昆曲,都是有志之士在昆曲傳承方面所作的有效探索,若能讓青年學子和知識分子通過接觸昆曲、學習表演,領略到昆曲文本的華麗、表演藝術的唯美、總體美學風格的淡雅這種曲“魂”,認識到昆曲是不同于當下快餐文化的獨特藝術樣式,進而拋開對傳統文化的隔閡感和生疏感、產生興趣和喜愛,已是當代莫大的功績。
目前,主要以民間和學界力量支持的昆曲傳承事業,仍然需要政府扶持。落實地說,就是出資金、出人員、拿主意、出政策等,在演員培養、舞臺分配、演出安排、劇目傳承、獎勵待遇、資金調配等問題上,發揮機制體制的積極作用。贊譽和批評都是“外物”,在一個健康運作的環境里,當代昆曲傳承會接觸不同的輿論意見,其缺點會經受更全面更廣泛的檢討。與其糾結于一兩本戲是否“純正”,關注昆曲整體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恐怕才是更關鍵的問題。
[責任編輯:王怡然]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