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道德在善政良治中的獨特作用,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人定規矩,都是以道德為核心、以倫理為準則。河南內鄉縣衙的牌匾,蜚聲海內外,就寫著“天理國法人情”六個字。在古人的政治哲學中,天理、國法、人情是辯證統一的,律法要體現人文關懷和道德溫度。
《孔子家語》中說,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這足以證明道德的力量。清代嘉慶年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名女子由于防賊而誤殺了丈夫,刑部復核死刑,但是嘉慶皇帝遲遲不批,就是因為考慮這位女子捍衛尊嚴、其情可憫。法是底線不可逾越,但從中也可看出,德有“可憫”。強調“以文化天下”,也是希望釋放道德在治理中的正能量,這是我們相沿不廢的傳統,對現代中國的治理仍然具有啟發意義。
當今時代,經濟發展狂飆突進自不待言,但是,片面追求物質、沉迷享受,也帶來了拜金主義、道德滑坡等社會問題。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拷問著世道人心;女童摔嬰事件,更讓人憂心青年一代的道德發育。一些人為了錢,道德原則可以丟棄,法律底線可以踐踏。文化和道德重建的課題,十分峻切地擺在我們面前。
古代德治是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在古代社會,孝子可以通過舉孝廉進入仕途,這是國家自上而下培養的價值觀;鄉野山村,本來就是禮法社會,這是道德在發揮耳濡目染的作用。在當代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展開。從國家層面,政治風尚總是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從社會層面,讓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人受到尊重;從個人層面,注重發揮家長和師長的表率作用,讓“家風”世代相傳,讓“校風”浸潤人心。(作者為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本報記者任勝利、李拯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