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兩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三本青春雜志的主編,幾度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第一次拍片就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他就是郭敬明,一個無法忽略的話題人物。郭敬明的作品中充滿了對物質生活的崇拜,這一特質也帶到了他的電影處女作《小時代》中。從全國二十大城市統計數據來看,《小時代》首日獲得了42%左右的預排片份額,與《西游降魔篇》和《鋼鐵俠3》的開畫規模相當,票房會有什么收成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們該怎么看待這部“小時代”,它已經定義了我們的時代嗎?拜物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新主宰了嗎?喜歡或者討厭,這都是可以談論一番的問題。
《小時代》:新瓊瑤的趣味
《小時代》跟它那同月面世的前輩《富春山居圖》有著極為相似的套路,即對于財富和美色進行毫無品位的想象及不遺余力的堆砌;但《富春山居圖》的渲染進入了坎普的境界(盡管那是無意識的),而《小時代》卻把虛假偽裝作單純,故連吐槽的樂趣都無法提供。
《小時代》講述四個高中升大學的女生的故事。這類少女懷春的偶像劇多半沒什么深度,但通常會有一些小趣味。比如好萊塢的《暮光之城》。與之相比,電影《小時代》的四根故事線支離破碎,毫無張力,僅有不間斷的帥哥擺pose和女孩裝花癡的細節,根本串不成一根有機的線,更別說四根相互呼應的線。四人交心程度及考驗手段連瓊瑤戲都不如。
楊冪演的林蕭著墨最多,她給人的感覺是身處花樣美男之漩渦而不知所措。奇怪的是,她對于這些花瓶男子究竟抱持怎樣的看法,從影片中看不出來。當然,這不能怪楊冪。事實上,絕大部分超級爛片,演員都沒有責任。劉德華為出演《富春山居圖》公開道歉,那是他心胸大度。再有預見的演員,最多也只能判斷劇本,無法預知影片的成色。
好萊塢也拍過中學里的富家女,1995年的《獨領風騷》(Clueless)中幾個女孩玩玩小情調,也有帥哥陪襯,但該片極為風趣,而且落腳點是真情實感,而不是開場的爭奇斗富。我看《小時代》之前,告誡自己一定要寬容,畢竟郭敬明是第一次當導演,有閃失可以理解,但看完該片,忍無可忍。該片對物欲和美色的炫耀完全是惡趣味的,它不像時尚雜志里的高檔商品廣告。廣告需要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它往往借用憧憬。而郭敬明對于富和美的觀念,如同一個小時候挨過餓的人,長大后看到一桌子食品時垂涎欲滴,沒有淡定或自發的快樂,只有病態的貪婪。
電影能反映現實,也能營造夢想,把鏡頭對準整日做白日夢的少男少女這本身不是錯,郭敬明是出色的生意人,對目標消費者的心理把握精準是他的長處。一部影片的底線是無害,純娛樂,讓觀眾一笑置之,都行。但如果把惡趣味當作藝術來兜售,把修養理解成背誦諾獎得主的名字,把友情、愛情、親情當作暴富展覽的點綴,這樣的影片票房再高,其境界也是高下立判的。(周黎明)
《小時代》:毫不掩飾的欲望
《小時代》是一部得意洋洋、毫不掩飾自己欲望的作品。在電影上映之前,你準備好的吐槽依然管用,譬如劇情浮夸狗血,這個的確有;再比如價值觀“有問題”,鼓勵消費和物欲,這個也的確有。
故事是狗血,四個出身環境不同的女孩在第一集的任務就是希望能過上好日子,泡上帥哥,團結之余有暗涌。郭敬明站在女孩的立場,很放松地消費大家的男朋友。除了有些土氣的角色簡溪,其他男性角色都將裸上身,打足光,供養腐女和男色愛好者。在拍攝手法上,開場中間和結尾都用了一個長鏡頭,還算比較有心思,然后在煽情處就是最普通的MV手法,慢動作,大亮光。郭敬明當然離導演很遠,甚至比不上趙薇。
但是,郭敬明厲害的地方在于他有龐大的粉絲群體,這些粉絲在影院里的尖叫和歡呼形成一個奇怪的磁場將帶動不少保守觀眾去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我的問題,他們為什么那么喜歡?郭敬明有一個強悍到不由分說的價值體系,從小說到電影始終貫徹,面對吐槽,巋然不動。患得患失,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小四完全不會,哪怕被韓寒用性玩笑調侃,也能以眼還眼。
這就要說到《小時代》一定能引起大規模質疑的價值觀問題:我們要如何正視這個以消費為基礎的時代。如果仔細看這部電影,就能發現在“小時代”里每個人的存在和價值都是可以物化的,表達友誼的方式就是贈送名牌,愛情的純度也視乎禮物的昂貴程度,一個人能否立足能否擁有尊重也是要看他或者她過著怎么樣的物質生活。每個人的肉里都是條形碼,而郭敬明就是這個世界的上帝,他來判斷誰值得過得更好,誰值得愛。
太物質,對郭敬明來說不是問題。另外他也說,這個時代就是丑陋的。因為丑陋,所以當他有足夠的話語權和財力時,就要營造一個玻璃房子,在里面金碧輝煌美輪美奐,電影中的重要道具——喝水的杯子據我了解價值3800元人民幣;地毯是芬迪的,毯子是愛馬仕的,還有一件皮草據說是46萬人民幣。這個世界,你所依賴的價值觀還能堅定嗎?
如果你能堅定,你幸;被動搖,你也幸。有些人生的真相是說,你認真就輸了。(錢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