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醬、蘑菇、包裹、齲齒、針灸……這些常見常用字卻難倒了不少在校高中生。記者挑選了十組生活中的常見詞隨機測試了一個高中班的36名學生,結果三分之一的學生不會寫“醬”字,近一半的學生把“灸”字的“久”寫成了“夕”。面對“齲齒”一詞,36名學生基本全軍覆沒。(12月6日《沈陽日報》)
隨著E時代的到來,傳統手寫文字的習慣已被悄悄顛覆。提筆忘字、寫不好字、不會寫字的“漢字危機”現象,已成為普遍現象,國內許多專家學者以及中小學教師,對“漢字危機”的現象、成因,也曾展開過很中肯的闡述。與成年人的“提筆忘字”相比,未成年人書寫能力的下降更令人擔憂。化解“漢字危機”,如果不從中小學的教育抓起,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漢字也會成為我們需要“申遺”的對象。
不讓漢字也成“申遺”對象,就需要我們找準漢字書寫能力下降的真正癥結所在,切實加強中小學的漢字書寫教育,提高漢字書寫能力。首先,要全面恢復中小學習字課程,改習字課為書法課,進而制定書法課課程標準,編寫書法教材,讓學生在書法課的學習中理解漢字、欣賞漢字、尊重漢字,恢復并強化中小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漢字書寫傳統。
其次,要重視黑板在教育教學中的特殊功能。多年來,在許多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的中小學,教室黑板的傳統功能日趨式微,很多教師甚至語文教師,整節課只字不寫,教學過程完全是點擊式“聯播”。鑒于此,國家有關部門應明文規定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有一定量的板書內容。
第三,要用剛性的指標要求學校和學生重視漢字書寫。比如,可以把關于寫字的內容加入到各類考試當中,用考試這根指揮棒,來強制學校和學生重視寫字。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廣泛開展講座、比賽、作品展覽、興趣小組等系列活動,提高學生寫字興趣,激勵學生提高漢字書寫水平。
必須高度重視漢字書寫教育在傳承文化傳統中重要作用,否則,真到該為漢字“申遺”的時候,那可就是莫大的諷刺了。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