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年的海埂到如今的秦皇島,體能測試從足球變成了籃球,不變的是各路的褒貶不一。
反對的理由認為,對于已經“職業化”的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來說,不需他人督促,保證體能都是球員和俱樂部的分內事,何勞籃協這么事無巨細的操心?還有,體測這種帶有“一刀切”色彩的形式,對于不同位置、不同身體條件的球員,很難完全合理。
用體測去督促球員重視體能,看起來沿襲著計劃經濟時代體工隊里“要我練”的思路。而如今在CBA打球的都是職業球員,體能是端這飯碗的基本要求,自然應該是“我要練”,為何在現實中又走回老路?
這里有CBA現狀的無奈。目前的國內球員資源并不充足,遠沒有形成NBA(美國男籃職業聯賽)和歐洲足球聯賽那樣的競爭格局,而市場的快速增長,又讓球員的身價平地翻番。在并不充分的競爭中,一些俱樂部和球員對體能訓練的態度似乎難免打折扣。
但無奈之中也應反思CBA該如何作為。8月,美國籃球名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來華訪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球員的能力,還有隨行的達到十幾人規模的教練班子,其中僅為球員體能服務的就有4人之多。而在目前的CBA俱樂部,專職體能教練還不是各家俱樂部的標準配備。至于體能方面科學訓練的意識和手段,更是參差不齊。另一方面,CBA的賽季不過4個多月,對體能的需求,自然比不上NBA漫長的8個月。CBA休賽期長,球員的體能儲備反而不如休賽期短的NBA,其中的悖論,其實也是職業聯賽應該認真探討的話題。這些方面,CBA該動的腦筋,該學習的理念,比如何設計體測的項目更為繁雜。
至于說到國家隊在奧運會上對抗遠不如人,令球迷痛感中國球員體能的短板,更不是體測一個藥方所能解決的痼疾。如果說聯賽中的問題一步步反映到國家隊中,回頭解決問題,一步步卻落實成體測,怎么看都是治標不治本。
說到底,體測這樣的權宜之計本就無法盡善盡美,眼下的CBA不夠職業,不僅僅是因為還有體測這樣的無奈之舉。只不過,當體測被寄予希望去改變CBA“不職業”的問題,自身卻在無意間成了“不職業”鏈條中的顯眼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