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現場觀看文藝晚會,右側一位同志在聆聽合唱《我的祖國》時激動得潸然淚下。定睛一看,原來正是從新中國成立以來萬余首優秀流行歌曲中精選出500首《好歌珍藏》的總策劃。個中深情,令人感佩。
古人云:“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歌曲是人們以審美思維把握世界的一種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藝術形式,歷來為人民大眾所喜愛。孔子對“樂”的評價標準是“盡善盡美”,即不僅形式要美,而且內容也要符合善的道德規范。《好歌珍藏》的入選標準,一是歌詞優美,或樸實或華麗或富于哲理,易于傳揚,“義之深微”。二是旋律流暢,容易上口,既呈獨特技巧,又得大眾認可。三是歌者極富個性與表現力,聲之所及,情之深處,令人心曠神怡。
聽罷《好歌珍藏》,如從一個側面遨游于近60年來中華民族精神航程的大海,感受著這個偉大民族聲樂發展的歷史脈絡,吸吮著中國文化母體中備受推崇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營養,如愛國、忠誠、仁愛、情義、自強、厚德、勤奮、勇敢、公正、平等、自由等文化精魂。從這個意義上講,《好歌珍藏》堪稱一部以原聲原唱的經典歌曲記錄的當代中國民族聲樂史,它從一個重要方面顯現出當代中華民族的精神發展軌跡,其歷史價值不可低估。
毋庸諱言,大眾音樂審美需要引領。當下社會環境中,人們不缺少娛樂方式,音樂的品種、傳播渠道也豐富多樣。然而,這些潮水般涌來的娛樂方式魚龍混雜,低俗庸俗作品屢屢泛濫,導致一些人美丑不分,甚至以丑為美,敗壞大眾的審美趣味。對美的愉悅接受就是對丑的自覺抵制。《好歌珍藏》集錦的500首精品,都是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的。重新聆聽這些優秀的歌曲,不僅能夠勾起人們美好的歷史回憶,更是對聽者一次現實心靈的蕩滌。
珍藏的目的不僅在于繼承、欣賞,更在于繼承基礎上的創新。關于雅與俗、繼承與創新,《好歌珍藏》將這些辯證關系體現在對于不同時期、不同唱法、不同風格、不同題材作品的遴選中,是對60余年中國聲樂藝術發展的一次總結。同時,每一個時代不僅有屬于這一時代的流行的旋律,還有屬于這一時期的唱法、表演和錄制技術。再一次完全呈現這些帶有歷史痕跡的聲音,為繼承與創新提供了歷史的脈絡與堅實的基礎。如《歌劇名曲》一輯中,選錄了三首歌劇《白毛女》選段,分別是王昆、郭蘭英、彭麗媛演唱版本。三代“白毛女”各有個性,她們都得到了時代和人民的認可。這里,鮮活的演唱不僅說明了作品本身的旺盛生命力,也展現了代表我國不同時期民族聲樂的演唱技巧、審美取向。原汁原味的歌唱還原了它所在的時代,每一首都是引領時代潮流的佳作。面對歷史上的歌唱藝術,我們敬畏之余,創新才有了根基。
《好歌珍藏》記錄如歌歲月,弘揚民族精神,在中國當代音樂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其福蔭所及,不獨當代,必將青史留名,千秋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