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小姐中國大賽重慶賽區前三甲獲獎照片引眾多網友圍觀,稱外形不夠靚麗,達不到重慶美女的平均水平。賽事組委會稱比賽沒有黑幕和潛規則,公平公正。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評委稱,評選時受到壓力,三強結果并非我們評出來的,對該結果也相當失望。(7月11日《重慶晨報》)
有一句成語叫“眾口難調”,許多“選美比賽”的濃濃商業化運作氣息,似乎也從“娘胎”里就注定了它的評選結果只能相對公平。重慶“國際小姐”前三強照片引發的質疑,當然可說是網友或公眾對一項社會活動的直抒己見,但若拋開某些習慣性的“思維定勢”,我倒覺得:“非常規美女”的問鼎三甲,未必不是一種“選美”亮點。
何謂“美女”,如何“選美”?近些年來此起彼伏的相關賽事,儼然已經約定俗成了一種“成熟套路”——外貌身材的出類拔萃、鶴立雞群,必是角逐桂冠的第一“硬件”。所以,在有些“選美”活動中,倘若發現有“基礎條件”不佳者能夠位列三甲,外界往往少有不拿“潛規暗箱”說事的。而如今,重慶“國際小姐”的整體“美觀程度”,都讓一些看客大感“出乎意料”,由此引來圍觀熱議,也便更顯理所當然了。
問題是,假如純粹就事論事,“非常規美女”為何就不能問鼎三甲呢?現實語境中,人們幾乎少有不認同“人不可貌相”的古訓;特別是對于職場中那些以貌取人的招聘歧視,公眾向來都不會吝嗇自己的仗義直言。那么,既然我們一直都堅信于“心靈美”遠遠重于“外表美”,為什么到了“選美比賽”這種場合和事情,就非得固執己見地“重表輕里”,一看到“非常規美女”的登頂折桂,就情不自禁地老大不舒服起來了呢?
我以為,社會發展的“與時俱進”,真的不應心口不一和葉公好龍。拿如今習以為常、屢見不鮮的“選美”活動來說,其實確已到了該去逐漸適應“非常規美女”的時候了。因為,只有這樣的“選美結果”越來越多,公眾對“美”的理解與認識,才能越來越顯其思想和視角的多元;也只有“非常規美女”的大展風采,更多的“姿色平庸”者,才越有信心去求索和展示“真正的美麗”。事實上,近些年來,舉辦歷史悠久的“香港小姐”評選活動,經常出現“非常規美女”笑到最后,也正說明了“選美不應選張皮”的觀念轉變。
當然,重慶“國際小姐”的評比結果出來后,還是傳出了“評委受到壓力”的懸疑。但這并不等于說,“非常規美女”的問鼎三甲,就必然是“小動作”太多,或是“潛規則”使然。人們當然期待于,每一場“選美比賽”的主辦者,都能夠用最大的透明來廓清疑慮。卻也需要不斷走出“思維巢穴”,開闊自身“發現美女”的全新視野。與人與己,乃至與社會進步而言,這種改變都是益處多多的。(司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