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有網友在微博聲稱韓寒身高頂多1.65米。方舟子轉發微博并發表評論稱:“身高本無意義,但韓寒對著鏡頭聲稱他的真實身高1.73米,討論他的身高就很有意義,看看此人有多假。”隨后,方舟子根據一張韓寒與潘曉婷合影推算出韓寒穿運動鞋身高為1.64米。(5月8日《武漢晨報》)
“打假斗士”方舟子果然厲害,其對“天才作家”韓寒的“代筆”質疑了猶未了,如今槍頭一轉,又變為了“身高”質疑。只是,如果說“代筆”質疑時,方舟子憑著他的淵博學識、細致觀察及嚴密推理,足以讓人領略并欣賞他的頑強“斗”志,那么今日的“身高”質疑,則實在顯得有些小題大做,甚至意氣用事。
按說,有網友能夠微博發聲探討韓寒身高的虛實真假,方舟子參與進來置喙一議,當然也沒什么不可。而從媒體報道不難瞅出端倪,或許是對先前“代筆”質疑的結局心有不甘,或許是“先入為主”刻意渲染“身高作假”的思想實質,方舟子有意無意地總想把韓寒的“身高有出入”,引導到“人品有問題”的“特殊高度”上去。如此一來,“打假”的意義開始稀釋,“泄怨”的味道倒變得濃重了起來。
之所以說無妨質疑韓寒的真實身高,卻要切忌隨意踩踏“拿人品說事”的議論底線,是因為類似的“虛假信息”,有時的確與“道德品質”無關,而純粹只是一種名人明星的“個人喜好”。譬如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著名歌星譚詠麟(綽號“阿倫”、“譚校長”等),每當被人問及有關年齡問題時,他常自稱“年年皆為25歲”——公眾及粉絲當然都明白,阿倫如此回答,并非矯情和“裝嫩”,而是表達了他永遠要以一個年輕人的心態來來工作,以這種樂觀開朗的心態來唱歌。
有了“阿倫的年齡”這個實例作鋪墊,我想一些看客在面對方舟子向韓寒發出的“身高”質疑時,未必不能作番“合理想象”:也許“方斗士”的質疑不見得沒道理,也許韓寒的身高確實不到自我宣稱的“1.73米”,但這跟他的寫作成就、尤其是“個人品德”,到底有多少“推差”因果可言呢?假如方舟子把心態放得平和寬容一些,為什么就不能善意理解為,“韓寒堅持把身高設定為1.73米,大概更能激發其創作的靈感吧”!
世間萬事,往往利弊相隨;有時因名得利,有時也不免為名所累。按著通俗的眼光,方舟子和韓寒均屬“名人”無疑。因此,圍繞著他們的毀譽臧否、或彈或贊,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名人效應”使然。不過,網絡雖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終究也常體現“公道自在人心”。至少,在“身高有出入”不等于“人品有問題”的“方韓之爭”(甚至連韓寒都還沒有明確回應)上,眾多網友的跟帖和議論,已經顯現了“挺韓”的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