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信息公司說,在中國內(nèi)地的公開拍賣中,光是美術作品的銷售額在僅僅10年時間里就出現(xiàn)了可觀的增長,2011年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41%,居世界之首。英媒稱,在藝術品領域同在其他領域一樣,中國人正在重新劃分地圖。
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最近拍賣了一幅中國古畫。競價高達32萬美元。蘇富比拍賣行亞洲區(qū)行政總裁程壽康當時正同內(nèi)地一名客戶通電話,這名客戶突然報出更高的競價,程壽康確認無誤后將競價轉給了主拍人。程壽康說:“這是競拍過程的一部分。中國人成熟了,富起來了。”
他接著說:“我們的客戶出手大方,非常急躁,甚至在拍賣會上他們都不想浪費時間。”
報道指出,當一件藝術品在香港、倫敦或巴黎拍賣時,買家都是中國人。他們也對手表、珠寶和葡萄酒非常感興趣。一場革命正在發(fā)生。蘇富比拍賣行法國分公司總裁紀堯姆·切魯?shù)僬f:“這是20年來藝術品世界最大的事情。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對峙已經(jīng)變成一場三角對抗,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市場。”
2011年,兩位中國藝術家在藝術品行情公司的拍賣收入年度排行榜上位居榜首,張大千作品的拍賣收入大約為5億美元,齊白石則超過4億美元。
報道分析,中國藝術品市場繁榮的主要原因是富人越來越多。據(jù)波士頓咨詢集團統(tǒng)計,2011年中國的百萬富翁就有110萬。這給多年來一直主宰世界市場的佳士得拍賣行和蘇富比拍賣行構成了挑戰(zhàn)。這也是天賜的機會。兩家拍賣行壟斷了香港市場。香港是中國藝術品的主要中心。來自內(nèi)地的買家現(xiàn)在占蘇富比亞洲分公司拍賣額的40%,而5年前只有4%。
雖然兩家拍賣行不能在中國內(nèi)地舉辦拍賣活動,但是可在北京和上海的大酒店舉辦展覽,誘使買家參加其他地方的拍賣。蘇富比剛剛在成都舉辦了展覽,并印刷了中文簡體藝術品目錄。
佳士得香港分公司總裁居里埃爾說:“過去兩年里,我們聘請了能講漢語的華人接待員和工作人員,讓他們接待訪問倫敦或紐約的中國客戶。”
富裕的中國人對藝術品表現(xiàn)的新興趣使他們接觸到其他領域。居里埃爾說:“現(xiàn)在有一支龐大的收藏者后備力量,因此他們也是買家。他們外出旅行時了解到羅特希爾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等名門望族的情況以及他們創(chuàng)建的博物館和基金會。他們會仿效,培養(yǎng)藝術眼光,對當代藝術、攝影、家具以及美歐當代藝術產(chǎn)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