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一篇題為《文化“魂”與“體”辯證關系芻議》的署名文章,文中有如此一段話,“當代中國文化之“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切文化產品只有生動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氣神。而在這個“魂”之外文化的體則形式多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中國文化之“魂”,各類教育、文化體系是當代中國文化的“體”,對于這種說法筆者十分贊同。
人是有“魂”的,這個魂就是思想意識。這好比一個知名的人,他雖然死了,他的影響還在,他的魂還在。文化也如此,文化對于人的影響是深刻的,更是深遠的。怎樣的文化就有怎樣的性格,如果能讓一個人接受一種文化,他就會對文化有親切感,就會提起文化有自豪感,就會主動發展和推動這種文化的發展進步。
人是有“體”的,這個體可以美,可以丑,但無論有怎樣的“體”,決定他本質的是他的“魂”。文化是有“體”的,而文化的“體”則是建立在魂基礎上的形勢架構,這個“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又不同的表現形式,但縱觀古今中外,每一次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則都是魂與體的完美統一。
而在當前中國文化的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沒有這個魂,我們的文化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個性,就有了靈魂,如此更談不上發展。所以文化的改革,應該注重“魂”的堅守,注重“體”的創新,只要保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體”,文化的體可以隨意,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