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7月26日舉行黨主席、黨代表選舉,馬英九獲得28萬5354票,得票率93.87%,當選黨主席。圖為馬英九當晚在競選辦公室發表談話。(來源:中新社)
去年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贏得765萬張選票的馬英九,前天獲得28萬5千張黨員選票,當選國民黨主席。
臺灣《聯合報》今天的社論指出,為何765萬張人民的選票還不夠讓馬英九成功地領導臺灣?“總統大選”的765萬張選票如果是一鼓作氣,則如今這28萬5千張黨員選票會不會是再而衰、三而竭?
社論說,馬英九是因出現“領導危機”才要兼任國民黨主席。此前,他“領導”蕭、劉、吳、王四人并不成功;現在他將“全面領導”黨政機構,勝算如何?
馬英九的優勢是“形象”,但問題卻在“領導”!靶蜗蟆辈坏扔凇邦I導”;“領導”是動詞,“形象”不能停留在只是形容詞。馬英九的形象未必只是形容詞,他的“清”與“正”,皆是難能可貴的倫理品格及社會價值。問題卻在:他如何能夠“領導”起他的執政團隊,進而“領導”起整個臺灣;領導當然是動詞,而不是形容詞。
昔者帝王稱孤道寡,雖是謙抑,卻亦甚寫實;但在當今民主社會的地區領導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領導”,不能成為只是佇立在孤峰頂上的“不沾鍋”。能領導者,不兼黨主席或許也能領導;無領導能力者,即使兼黨主席亦未必能領導。馬英九欲重建其領導效能,經緯萬端;但最重要亦最根本者是在“人才”與“組織”。
社論說,“領導”的第一要領即在識才善任。馬團隊的“人才問題”是個大問題。在“內閣”及黨部的層次,有些首長連自己的社會形象都無力維護,更遑論準確決策及為政策辯護;但是,馬團隊一方面畏懼變動,另一方面大概是覓無替代人選,遂令這些不稱職者坐在那里繼續損耗興革時機及“政府”聲譽。另就地方人才而言,臺北縣“吊車瑋”幾乎牽動了全局,云林縣“代子出征”,花蓮、臺東皆被有爭議的縣長參選人挾持,更見其青黃不接的窘境。馬當局倘若不能在人才問題上得到解決,執政團隊的形象及績效即不易改善;而倘若執政團隊的形象及績效不能改善,就更難覓得優秀人才加入執政團隊。這將形成惡性循環的領導困境。
再論組織。組織的最大優勢是在“群策群力”;經由組織的智能產生最佳的決策,并經由組織的力量完成最佳的執行。倘若一個偌大的“經濟部”,就ECFA卻竟搬出“一哥”與“發嫂”那種水平的政策說帖,這個“組織”顯然是有問題的;倘若“立院”黨團竟由少數幾名“立委”的左右而竄改通過了“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且始終由少數幾名“立委”襲奪了黨團的社會溝通角色,這個黨團的“組織”也是有問題的。
社論認為,成功的領導必須建立在“適當的人才”與“有效能的組織”之上。就人才言,如今據要津者,皆已呈現出其才能的極限;若再留用那些明顯不適任者,就是“誤國”。說得簡白些,馬團隊對這些首長仁慈,即是對人民的殘忍。就組織言,對于那些不能產生“組織效益”的組織,也要使之上緊發條。如果組織不能產生“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機能,反會因“自我感覺良好”而成為臺灣治理的禍源。
所謂“領導”,應當不是要馬英九凡事親力親為;而主要在識才善任,體現組織的效能。但馬英九“不沾鍋”的風格,使他覓才的門路難以開闊,且易趨保守;一旦所選黨政首長或干部不適任,整個組織亦難有表現。這可能正是形成當前困境的主因:當“人才”不勝任,“組織”效能低落,再加上馬英九的謹守分際“不沾鍋”,事情就難以收拾。倘若這才是癥結所在,則恐非兼任國民黨主席就能解決問題;重新全面檢討黨政骨干人事的去留,才是諸多根本要圖之一。
(本文不代表中國臺灣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