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法務部長”王清峰在毫無準備下掀開不執行死刑的“曖昧悶鍋”,閃電下臺,繼任的曾勇夫因而背負起破壞“四年零執行死刑”紀錄的壓力鍋,曾如何就四十四名死刑犯開出第一槍,找誰開第一槍,眾所矚目。
臺灣《聯合報》22日聯合筆記表示,嚴格說來,在王清峰挑明以前,“法務部”并未“不執行死刑”,官方說法都是因“審慎審查”而暫緩停止執行死刑。
暫緩的憑據是“法務部”自訂的一項規則,當死刑案有再審、非常上訴、釋憲聲請案時,就停下來等待,聲請案如被駁回,就必須執行。
王清峰的實話,揭露“審慎審查”背后“技術性擱置”的秘密,如今要“回復原狀”執行死刑,“法務部長”不必大開殺戒,也無須挑三撿四,只要依照規則誠實地審查,再依判決定讞的時間先后執行,不宜為“部長”新創執行死刑犯的選擇權。
文章指出,四年后的第一槍,固然打破零執行的紀錄,但也是誠實省思這項紀錄的開始。
四年前停止執行死刑,并非當局精心的引導,而是執行令出消息外泄,廢死團體介入,“法務部”以拖待變的意外,家屬莫名所以,被迫等待,且問不到真相。
若說四年不執行死刑是一項“人權紀錄”,這項紀錄卻建立在“欺瞞”被害人家屬的基礎上,豈不和人權的尊重本質背道而馳,有多諷刺?
文章表示,當社會對廢除死刑達成一定共識,家屬有了心理準備,不執行死刑自然水到渠成;爾今臺灣對廢死尚無具體時間表,以偷偷摸摸的方式不執行死刑,即使王清峰不戳破假相,不執行的未爆彈遲早也會爆炸。
文章最后表示,四年后的第一槍,縱會被國際批評“人權倒退”,我們仍須勇于面對,重新回到逐步廢死軌道上,凝聚社會及被害人家屬意見。人權實踐,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廢死議題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