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近日又有多起食品安全的議題被揭露。臺灣《立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要解決食品安全的議題,是無法依靠著媒體的制衡以及消費者的自覺。維護食品安全的責任,仍在于主管機關的作為;當局不能只針對食品工廠所大量生產的食品進行管理,而是要將食品添加物、食物原料的管理規范延伸到夜市、庶民美食的領域。
全文摘編如下:
在兩年前的塑化劑事件引發島內對于食品安全的恐慌后,近日又有多起食品安全的議題被揭露,從淀粉加工品摻有“順丁烯二酸”,到知名品牌疑似使用過期原料制造泡芙事件,再次挑起臺灣民眾對于食品的不安全感。
食品安全議題在臺灣絕不會是冷門議題,也不會因為有了媒體的報道,就會逐漸消失。
首先,是工業社會的生活方式,讓食品含有越來越多的工業化原料。臺灣的高工時、高強度的工作型態,讓人的休閑時間被極度限縮,它對于飲食的影響就是強調口感,以及為了配合緊繃的工作型態,而產生的食物快速加工的產業型態。許多人引以為臺灣特色的夜市美食就是這當中的典型。
夜市是隨著加工出口的產業型態而出現的,整日忙個不停的工人,只有在夜晚才有屬于自己的一點休閑時間,而伴隨的食物型態就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加工完成、色彩與口感強烈足以讓人在短時間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在價格上又能讓工人消費得起。幾乎所有的“臺式夜市美食”都有類似的特性,食物看似多樣、其實需要的烹調功夫相當精簡,與傳統上需要精致刀工、慢火細燉的豪門盛宴,有明顯的差異。盡管工業區已經慢慢消失,但是它對于夜市食物的影響力卻沒有退散。近幾年的臺灣美食,幾乎都有烹飪調配時間可以拼過美式速食、制作過程極簡,然后口感濃郁的特點。幾乎西方對于生產線所制造食品的描述,都可以在臺灣的食物上看到。
從歷來的食品安全議題,都可以發現,盡管資深的廚師都可以細致的對于“化學添加物所創造的食物,與正統材料烹調美食的差異”,進行精細的論述,似乎要分辨人工原料添加在食物后所創造的口感,并不困難。但是這種儼然是另一種食物鑒賞美學的繁復知識,卻也顯示,臺灣雖然是號稱美食天堂,但是民眾對于食物的鑒別力其實不高。因為,人的味覺敏感度受到高強度工作的壓力下會鈍化,美食家幾乎從未出自于勞工階級,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是媒體需要食品安全議題。本地媒體的生存越來越困難,每一樣報道的產出過程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卻未必能有相對應的財務回報。名人的八卦報道需要布線跟監、還要應對報道對象的反擊,綜藝化的新聞則是在網路的夾殺下,顯得越來越無力,許多人甚至只看網路而不看電視、報紙。媒體在此趨勢下,則逐漸摸索出新的生存之道,也就是重回到公共議題。這類新聞需要投入的人力較少,不需要太多的調查布線,只需要用輕薄短小的報道就足以發動話題,而成為讀者矚目的焦點。這并不是媒體自我檢討后又重拾傳統媒體使命感之下的作為,而是本地媒體艱困環境下所孕育的求生之道。如果沒有太多意外,未來關于原料添加物、食品健康的議題,會成為本地媒體報道的另一個主軸。
要解決食品安全的議題,是無法依靠著媒體的制衡以及消費者的自覺。消費者對于食品品質看似無感,其實是受到產業環境、工作型態的制約,媒體對于食品議題的報道,主要不是出自于媒體的良知,而是基于媒體生存的考量。維護食品安全的責任,仍在于主管機關的作為;當局不能只針對食品工廠所大量生產的食品進行管理,而是要將食品添加物、食物原料的管理規范延伸到夜市、庶民美食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