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日前強行將位于約旦河西岸的一處猶太人定居點“收為國有”,此舉遭到多國猛烈“炮轟”,就連盟友美國也加入聲討陣營,美國國務卿克里4日會見巴勒斯坦談判代表。歐美媒體認為,以色列的行為不僅損害巴以和平進程,還違反國際法。令巴勒斯坦憂慮的是,以色列的“擴張”使其愈發難以在一塊“整合”的領土上創建獨立的國家。
以色列8月31日宣布將約旦河西岸古什埃特森地區988英畝(約合4平方公里)土地定為“國有領土”。非政府組織“即刻和平”稱,該擴建定居點的決定是30年來以色列占有巴勒斯坦土地最多的一次。古什埃特森地區位于耶路撒冷南部,是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恒附近若干個定居點的總稱,它距耶路撒冷車程約半小時,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其為以色列“五大定居點之一”。本次宣布的“國有土地”全部位于“綠線”(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前的實際停火線)巴勒斯坦一側,除包括15個猶太人定居點外,還有5個阿拉伯人村莊。以色列選擇這片土地興建定居點,所給出的理由是,今年6月,3名在定居點居住的猶太青年在該地區乘公交車時被綁架,并遭殺害。以色列隨后對加沙地帶發起“護刃行動”。以色列政府表示,此次“宣布土地國有”是對定居點居民的“補償”,也是對巴勒斯坦的“懲罰”。
以色列政府內部對“土地國有”決議也有不同意見。《耶路撒冷郵報》稱,以司法部長、巴以和談以方高級談判代表利夫尼認為此舉會損害巴以和談進程。法新社4日報道說,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證實,國務卿克里當天會見巴勒斯坦談判代表薩伊布·埃雷卡特和馬吉德·法拉吉。此次會晤是克里自7月斡旋加沙停戰失敗后,首次與巴勒斯坦談判代表進行面對面交流。以色列《國土報》說,克里3日致電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對以方將本屬于巴勒斯坦的土地占為己有表示強烈不滿。以色列“圈地”事件發生后,美國加入國際社會的“聲討陣營”,對以色列的做法表示“憤怒”。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夏皮羅多次與以政府高層進行溝通。
以色列《國土報》稱,歐洲諸國的政府官員近日更是對以色列總理辦公室進行“電話轟炸”,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先后表態反對以色列“圈地”行徑。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說,這么做只能使以色列在國際社會中更加孤立。法國則發表聲明指責這一決定,并呼吁各方盡快將巴以拉回到“和談”正軌上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以色列此舉是“與巴以兩國方案背道而馳,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美國《石板》雜志說,以色列此舉無異于“扇了盟友一個耳光”。
巴勒斯坦在本輪停火后,便派代表前往聯合國和歐盟,稱以色列要對“綠線”附近土地采取行動,他們愈發不可能建立地理上連成一片的獨立國家。1967年,巴勒斯坦領土被明顯分割為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兩塊。時至今日,加沙地帶仍是一個被以色列封鎖的“世界最大監獄”,而約旦河西岸的城市之間彼此無法連接,必須通過由以色列控制的道路才可到達。
美國《赫芬頓郵報》稱,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割據對巴勒斯坦人日常生活的影響是“災難性的”。目前,約旦河西岸約40%的面積被以色列宣布為“國有”,而在這些非法占據的土地上建造的建筑設施僅供猶太人使用。《赫芬頓郵報》說:“歧視巴勒斯坦人是以色列定居點政策的主要特色。”報道舉例說,定居者駕車飛馳在西岸保養良好的高速公路上,巴勒斯坦人卻被禁止使用;巴勒斯坦人不得進入猶太人定居社區,除非以勞工身份;以色列建設定居點時肆意摧毀巴勒斯坦人的房屋、農田,破壞后者的生計,一些無良定居者還時常破壞巴勒斯坦社區的公共設施,對當地居民實施暴力騷擾,以色列當局對此基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赫芬頓郵報》說,以色列的定居點政策無法用“是否公正”來衡量。
無論在烏克蘭問題還是伊拉克問題上,美國一再強調“不能用武力占據領土或改變疆界”,但作為美國的盟友,以色列的行為卻“再三與之相悖”。《石板》批評說,以色列占據西岸地區的土地無異于“盜竊”,他們向每一個巴勒斯坦人叫囂——所謂的和談不過是在“愚弄蠢貨”。批評人士認為,以色列的做法實際上在進一步激化矛盾,使“民事”和“軍事”、“定居”和“侵略”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王文心 劉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