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24日,毛澤東在接見全軍第一批女飛行員時說:要訓練成人民的飛行員,不要當表演員。這句話警示我們:戰斗隊不是表演隊,決不能用“觀摩標準”代替戰斗力標準。
為戰不為看,演習不演戲。戰斗隊要的是硬碰硬、實打實,表演隊圖的是保安全、保好看。戰斗隊不是表演隊,實戰化不能虛假化。那些圖好看、講熱鬧、重形式、造聲勢的訓練思維和演習模式,只會練成花拳繡腿。“花拳”怎能抵“鐵拳”?一旦與強敵對壘,不是折腿斷臂,就是折戟沉沙。
“有兵不練,與無兵同;練之不實,與不練同。”調查發現,少數部隊在訓練場上唱“折子戲”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練花架子、搞假把式,編腳本、念稿子、走過場,缺少真刀真槍、真打實訓意識;有的演習想定一廂情愿,敵情設置理想化、環境構設簡單化,缺少難局、險局、危局;有的喜歡搞大場面、大制作,彩旗飄飄、口號陣陣,戰車縱橫、鐵翼飛旋,看上去轟轟烈烈,實則沒提高多少戰斗力;還有的不鉆研實戰問題,卻鉆研程序問題,看似有點實戰化的味道,實則按照程序走了很多遍,演得更像而已。
演習變成演戲,戰斗隊變成表演隊,觀摩指導的領導干部難辭其責。訓風演風考風不好,很多時候是領導干部“看”出來的,是“眼風”惹的禍。有什么樣的看官,就會有什么樣的“演員”;有什么樣的考官,就會有什么樣的考生。你看熱鬧,部隊就唱“折子戲”;你看門道,官兵就真刀真槍地練。只有掐掉演練場上的“虛花”,才能結出戰場上的實果。
海灣戰爭前的伊拉克軍隊,每次演習各軍兵種都秀盡看家本領,場面雄壯,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大國”,而在“聯合國軍”面前,卻不堪一擊。有人在參觀以色列軍隊的夜間演習后,抱怨什么也沒有看到。而以軍認為,夜間行動本來就是利用不良條件快速、隱蔽地行動,如果連參觀者都能看到,就說明演習徹底失敗了。也正是這支軍隊,在歷次中東戰爭中,成為對手的夢魘。兩支軍隊平時的訓練和戰時的戰果同樣警示我們:演習就不應該好看,如果脫離實戰,就是演習的失敗,必將為未來戰爭種下“禍根”。
“不應忘記,戰爭是不會寬恕訓練差勁的軍隊的。”不把“唯一標準”唯一化,不按實戰化要求搞訓練,永遠沒有戰勝的機會。今天不追求虛榮的面子,是為了明天掙足打贏的面子;今天真刀真槍地對抗,是為了明天“像訓練一樣打仗”。(孫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