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教育部”課審會終于通過了高中語文課綱的文言文、白話文比例案,決定維持研修小組的45%~55%案,各方似乎都對臺當局“教育部”“懸崖勒馬”頗有好評。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佛光大學中文學系教授、前語文課綱委員謝大寧的評論文章指出,正當大家都在為比例的多少吵得面紅耳赤,誰又真去追問原來小組的比例建議是否有問題?當把文白比例以這種弱智的方式帶到公共論壇,最后用這種政治妥協的方式處理,表面上從善如流,皆大歡喜,可是一個根本已經無法傳達這個學科內在需要的數字,又有多少意義呢?
評論摘編如下:
臺當局“教育部”課審會終于通過了高中語文課綱的文言文、白話文比例案,決定維持研修小組的45%~55%案,各方似乎都對臺當局“教育部”“懸崖勒馬”頗有好評。但似乎很少人追問原來小組的比例建議是否有問題。
有些人好像以為文言文比例多些就好,另一批人則反之,卻沒人去問一下,之所以要定這比例的理由與標準是什么。
所謂文白比例的意思是什么呢?高中3年6學期,以1冊課本的容量來算,總共可以有76課,我們把文白比例用中位數來算,也就是50%,這數字等于是38課,上次馬當局的課綱是60%,也就是45課。而文言文的部分包括文化經典6課,詩歌12課。換言之,真正的文言文在這次課綱的要求,最多只剩20課,上次課綱剩27課。上次課綱推薦選文就是27課,其中包括4課與臺灣有關的作品。這次課綱的推薦選文部分則還沒有公布。
其實從課綱的基本意旨,是不應有推薦選文的,但為了兩個目的,又必須有此一設計。第一是大學考試的需要以及解決教學現場的亂象。在此之前,推薦選文曾高達40篇,可是教科書容納不下,只好加在附錄里,學生與家長又怕只要是推薦選文聯考就會考,所以大家都得念,最后搞得教與學都一團大亂,為此,2009年臺灣課綱委員通過精算,決定以課本的容納量來推薦選文。
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要完整傳達傳統文學中的各個文類與代表性的作品,這當然是基于對傳統文化認識的需要,畢竟高中語文的目的必須兼顧文化傳承。而推薦選文中放入幾篇與臺灣有關的作品,無疑是一種政治考慮,無論如何,以認識傳統文類與傳統中的代表作品而言,這些作品當然都談不上,其實是可有可無。
再回頭看看上面的數字。上次課綱的27課,扣掉4課與臺灣有關的作品,還有23課。很不幸的是,中國文學實在太源遠流長了,要用23課來概括這個傳統,其實已經非常捉襟見肘。當初我們在討論時,還是勉力把這個傳統用區區23篇文章做了一次概括性的描述。回頭看看這次的課綱如何呢?它只剩20篇,而且我懷疑這次的課綱將會放進多少篇與臺灣有關的作品。以“98課綱”為例,當時扁當局是要放進8篇的,假設這次也是8篇,只剩12篇了。請問有誰有本事用12篇來概括傳統文學全貌?
大家都在為比例的多少吵得面紅耳赤,誰又真去想過上述提到的問題呢?當把文白比例以這種弱智的方式帶到公共論壇,最后用這種政治妥協的方式處理,表面上從善如流,皆大歡喜,可是一個根本已經無法傳達這個學科內在需要的數字,又有多少意義呢?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