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8日發表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的評論說,近1個月以來,臺灣蔡英文當局大力推動“臺灣與美國關系”,除了邀美方“友臺”人士訪臺,也通過駐美代表處敦請美國聯邦參眾議員提出“友臺”議案,包括“臺灣旅游法”草案、“2018年國防授權法”中建議美臺軍艦相互停泊對方港口,以及“臺灣安全法”草案等。一時之間,可能讓不少民眾產生一個錯覺:盡管蔡當局執政造成天怒人怨、新南向政策進展不大、參與國際組織難有突破,但“臺美關系”還有可觀之處。
事實上,在民調低迷的情況下,蔡英文砸下重金對美國國會議員與政治人物積極展開游說,目前看起來好像還辦得風生水起。強化“臺美關系”也可算是給部分島內民眾提供一個宣泄的管道。
另一方面,蔡英文派遣安全管理部門3位副秘書長前往東京,與安倍政府官員洽談雙邊經貿關系的加強與潛艦技術的轉移。不過,日本正尋求與中國改善關系,東京自然不愿開罪中國大陸,將臺北的要求泄漏給媒體,而讓蔡當局精心設計的“秘密外交”為之破功。
表面上,蔡英文是在尋求加強“臺美”與“臺日”關系,然而蔡英文這樣做的目的是“聯美拉日,制衡中國”。正如一些有識之士所擔心的,假設特朗普總統決定與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妥協,簽署“友臺”法案,將臺灣納入美國亞太戰略之中,則最后吃大虧的將是臺灣。
如果蔡當局只是被動地卷入這場權力游戲,或許還擊還情有可原;但若是半推半就,甚至主動參加這場臺灣玩不起的權力游戲,那最后就“天做孽,猶可違;自做孽,不可活”了。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