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17日社論指出:臺當局從蔡英文辦公室、“行政院”到“立法院”,十萬火急的要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輸入臺灣,引發銳不可當的反對聲浪排山倒海而來,嘉義市議會開了第一槍,議員聯署通過地方自治條例增寫專條,阻絕核災食品進入嘉義,引起“地方包圍中央”大力抗拒的風潮。但蔡當局仍然執意而為,到底對日本政府有何所圖?
現今臺灣的民進黨意識形態濃厚,形成所謂的具有民進黨特色的臺灣政治。這種非典型的理政之道,足尺加碼地表現在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上。反襯出蔡英文上任后,對日本猛拋“非要核災食品不可”的魅態,不就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寫照?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東方外海發生規模9.0大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嚴重災變。當時馬當局立即禁止核災區福島等五縣食品進口。311核災變一周年后,馬當局禁止核災食品進口稍有松動現象,引起在野的民進黨火力全開大肆抨擊,并發動公民團體在體制外大加撻伐,遂使馬當局停頓核災食品開放進口腳步。
當時民進黨對馬當局抨擊的論調,無非是不能出賣民眾健康換取對日本交流。然而,今年520政黨輪替后,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建置的蔡當局,卻180度改變在野時對核災食品的態度,恨不得立馬宣布核災食品開放進口,不顧在野的國民黨等政黨全面反對,在蔡英文領軍下,由蔡英文辦公室、“行政院”、“立法院”“三位一體,黨政一元”全力推動。
蔡當局首先發動各相關部門與專家組成12人團前往日本核災區考查,繼而在“考查報告”背書下,在“立法院”提出“日本食品輸臺項目報告”,更不可思議的是在3天之內一口氣舉辦10場公聽會,即使引爆藍綠嚴重沖突,蔡英文還指示公聽會必持續辦理。殊不知公聽會越辦反對聲浪越高漲,甚至綠營“立委”及綠色縣市,已相率相偕站上反對火線。
蔡英文坐上大位之前,曾動員在野所有力量,阻卻核四電廠建竣后發電商轉,用以遠離核電廠可能發生的災變。如今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無視于鄰近的中國大陸、韓、新加坡、菲律賓都未開放日本核災食品輸入,卻一馬當先的蓄意開啟準予進口的大門,而將影響民眾健康的虞慮放在兩旁,若非綠營普遍存在的媚日心理作祟,就是有求于日本政府。
蔡英文帶領民進黨,若謂開放災食品進口純為臺灣利益考慮,其誰能信?蔡英文眼見兩岸已因其“臺獨”黨綱流布的意識作梗而關上交流大門,只好試圖轉向東瀛開啟一扇窗,而以開放核災食品進口,作為與日本建立“緊密關系”的籌碼。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