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6日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說,“兩國論”是民進黨從李登輝手中繼承的遺產。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年不但參與了李登輝炮制“兩國論”的全過程,而且在陳水扁時期任陸委會主委,成為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實際推行者。這些事實說明,這次政黨輪替以來,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制造兩岸政治關系不穩可能有多重目標,并不簡單局限于謀求大陸政策的另起爐灶。
其中一個可能,是在推行對抗性的大陸政策的同時,加緊發展臺灣和日本的關系,讓臺灣置身于東亞局勢緊張的“動力源”之中。這是一種引火燒身,攪亂臺海局勢的危險傾向。循此方向,民進黨極有可能推行“兩國論外交”。
蔡可能推“兩國論外交”
民進黨的“兩國論外交”與國民黨的“活路外交”有什么不同?
從區域安全格局看,首先是民進黨領導下的臺灣,將不再扮演區域“和平締造者”的角色。民進黨執政以來,陸陸續續提出的“大陸強迫臺灣接受九二共識”、“大陸成為臺灣的軍事威脅”、“臺灣需要捍衛自己的民主價值”等指責,其更大的目的,是來推進和逐步實現民進黨調整東亞區域戰略的目標。其首要目標之一,就是搖身一變,借助兩岸政治關系緊張,成為區域不穩定的制造者。藉此引起關注,顯示潛能。
其次,加強臺灣和日本的關系,與“發揮臺灣在亞太地區作用”的區域戰略目標對接。在東亞國際政治中,日本歷來把自己看成宇宙的中心,太陽的后裔。飛行識別區問題、釣魚島購島事件、南海仲裁等例證,其實是日本宣稱他們“受到中國威脅”,在解禁日本自衛權的同時,強化對中國大陸的遏制、推行先發制人策略、加強海洋戰略的反應。日本確立的“擴大在兩洋的軍事存在,力圖建造日本統領的海洋秩序”的戰略目標,使日本成為東亞地緣政治緊張的“動力源”。
這種背景下,西太平洋的軍事戰略形勢處于高度臨界狀態。而民進黨在釣魚島和南海爭端問題上放棄重申“主權在我”的傳統立場,改為“回避主權”。這種做法與民進黨提出的加強“臺日安全合作”的主張加在一起,除了表示迎合日本的海洋擴張政策之外,也顯示了民進黨的“外交”新理念。即:民進黨不是走回14年前陳水扁“烽火外交”的老路,而是走上了“發揮地區作用”的“外交新路”。
其三,逐步推行“兩國論外交”。由于民進黨“臺獨黨綱”不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民進黨執政當局又公開認為,臺灣“已經事實獨立”,這樣,上述把臺灣置于“日中關系的對峙之中”的做法,實際上可以被視為民進黨推行的、實行“外交”為內政服務的“兩國論外交”。其危險性在于,如果出現臺灣政局失穩的情況,民進黨可以通過對臺海局勢的影響,掌握某種形式的戰略主動。
例如將其大陸政策朝“宣布獨立”的方向移動,或者是以釣魚島主權問題的兩岸爭議為導火線,或者借南海問題,影響中國大陸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千方百計配合美日需求,將東南亞不穩定局勢上升到“天空安全”、“海洋安全”和“次大陸安全”層次。從中漁利。
目前,民進黨推行“兩國論外交”還處于初露端倪的狀況。總體上,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上已經突破“維持現狀”、“遵守憲法”的承諾,臺海局勢已經演變為“不可預測”。
靠日打政治翻身仗
此外,由于日本一改過往多年不變的、追隨美國亦步亦趨的忠順形象,開始強烈的顯示政治和軍事的獨立立場。因此,日本已經成為東亞局勢緊張的動力源。而危險的是,民進黨正在考慮將日本視為“打政治翻身仗”可借助的力量。對兩岸和平局勢將會為此毀之于一旦的警示置若罔聞。
民進黨為了實現建立長期政治地位的目的,不惜在兩岸關系上選擇對抗,在“對外關系”上路走偏鋒,打破東亞格局平衡,引進日本右翼的力量。如果不能果斷止步,必然自食嚴重后果。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