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領導人于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從兩位領導人的談話中可知雙方都強調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性,雙方也針對維系兩岸和平繁榮現狀提出主張,“習馬會”鞏固并深化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現狀。
社評摘編如下:
兩岸領導人于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這是自1949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度會面,以對等尊嚴、務實進取的態度,針對兩岸和平發展、中華民族復興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對于鞏固并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現狀有非常正面、積極的作用。
首先,從兩位領導人的談話中可知,雙方都強調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性,例如,馬英九說“在我們眼前的,是這幾年來雙方致力‘以對話取代對立、以和解替代沖突’的成果;在我們手上的是永續和平繁榮的目標,此時此刻,海峽兩岸正大聲向全世界宣示鞏固臺海和平的決心,以及促進區域和平的訊息”。
習近平也說“我們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系跟發展成果不再得而復失,讓兩岸同胞繼續開創和平安寧的生活,讓我們彼此的后代,共享美好未來…”。兩岸領導人均堅持并鞏固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目標,這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現狀的最佳保證。
其次,雙方也針對維系兩岸和平繁榮現狀提出主張,包括:馬英九提出: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而習主席則提出,兩岸同胞攜手奮斗,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基礎,堅定走兩岸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關系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兩位領導人的主張,非常契合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現狀之需要,也提供兩岸關系發展的愿景與方向。
回顧這7年多來的兩岸關系發展,由緊張對抗走向交流合作、由戰爭邊緣邁入和平發展,這樣的兩岸現狀不但符合臺灣人民的期待,也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利。尤其是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海基、海協兩會協商,使兩岸關系邁向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大道。事實證明,兩岸和平發展無損臺灣的尊嚴,又能增進雙方的良性互動,并為臺灣經濟發展注入動能,是互利雙贏,值得肯定的現狀。
目前兩岸和平發展現狀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民間經貿、人員往來非常密切:例如,大陸是臺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二大進口來源、第一大外貿順差來源、第一大對外投資地,以及民眾出外旅游最多的區域、兩岸航班現在增加為每周890班、2014年大陸人士來臺為404.6萬人次等,這些密切交流數據顯示,兩岸關系不但和平,并且非常穩定。
第二,兩岸對等協商:這7年多來,兩岸海基、海協兩會一共舉行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包括醫療、交通、司法、經貿等,猶如為兩岸人民往來提供了23條高速公路,大幅降低人民往來兩岸的成本,并提供兩岸企業更完善的經營環境,共同營造了66年來最佳的兩岸關系。
第三,臺灣拓展對外關系:自從兩岸關系改善后,臺灣可以參加更多的國際組織或活動,包括2008年12月加入政府采購協定(GPA)、2009年5月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出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或地區增加到153個。在對外經濟合作方面,2013年7月臺灣與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A)、2013年9月臺灣獲邀成為“國際民航組織”(ICAO)貴賓、2013年11月與新加坡簽署經濟伙伴協議(ASTEP)等,這些在以前都是無法想像之事,但在兩岸關系改善后可以成為事實。
“習馬會”已經鞏固并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現狀,但兩岸關系還有問題要解決,包括: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陸客來臺中轉、兩岸都能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等,希望兩岸相關主管機關在“習馬會”的基礎上,盡速完成這些工作,持續鞏固并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現狀。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