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持續數天,不少臺媒呼吁理性面對服貿協議,請參與活動的同學們看清本質。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整個過程中難道只因為他們是學生,就可以享受不同于一般民眾的權力?今天的臺灣年輕人是否要面競爭,臺灣今后又如何面對大陸?站在學生背后的大人們,請提出你的觀點。
評論摘編如下:
在學者伙同政治人物幾乎一面倒的支持學生運動的形勢下,我要向這些學者和政治人物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你要這一個世代的學生,用什么態度來進入社會?面對社會?
在整個過程中,只因為他們是學生,所以這些年輕人就可以:
一、具有判決是非對錯絕對力和權力。兩岸服貿協議的基礎是1992年7月13日生效的、由蔡英文女士所主導的《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的第五條。參與學生運動的學生說他是黑箱作業,學者和政治人物就說這是黑箱作業;說要退回,退回就是主流主張;不問學生的代表性從何而來,也不問學生的決策過程是什么。造成了學生們的自覺日益重要、不斷的提高門坎。在真實的社會中,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
二、享有不同于一般民眾的權力。在沖入進到“行政院”之后,警察先生如果沒有用笑臉來面對學生、如果沒有用三個人來溫柔的抬一個學生就叫做“警察暴力”。理由無他,只因為處理的對象是叫做“學生”的成年年輕人。在真實的社會中,警察該如何面對侵入現行犯?
認為自己有絕對的權力,享有法律上的特殊待遇,這些在出生時口中只有含空氣的學生,要如何融入社會?
在這一次事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學生的“仇中”態度。學生們沒有多少直接的大陸經驗,大人們說大陸人要來搶你們的飯碗,學生就說大陸人都是“壞人”。這便要牽涉到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今日臺灣的年輕人是否需要面對外來的競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為什么來自大陸的競爭特別可怕?大陸名校理工科的畢業生在本地企業中的起薪是5,000人民幣一個月,在外資企業中的起薪每月在8,000人民幣以上,他會到臺灣來搶22K的工作?在全球化的情形下,臺灣的年輕人已經在和大陸的年輕人競爭,和大陸學生到不到臺灣就業沒有關聯。關鍵點是自身的競爭力。競爭力是來自教育。告訴學生大陸人要到臺灣來搶你的工作,不如自思一下如何能增加學生們的競爭力吧。
第二個問題是臺灣要如何面對大陸。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強弱對比日益懸殊是事實。臺灣該如何自處?我的看法是用“和而不同”的態度,爭取時間,讓時間來減低或消除兩岸之間的差異。臺灣和大陸20來歲年輕人的成長背景,都已相差不多。都是網絡世代、都哈同類的音樂,都希望能拼一個好一點的工作,過一點有自我的生活。如果這一代兩岸的年輕人,能放下意識形態,加強交流,就有可能在20年之后大幅度的修正兩岸之間的矛盾和差異。
在我的觀點中,在學生身上灌注“仇中”的情緒,無助于兩岸關系的正面發展。站在學生背后的大人們,請提出你的觀點。站在孩子們背后“自爽”的大人們,你們有沒有真的為這些孩子們的未來著想?(徐武軍 作者系退休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