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的“課程審議會”8月20日召開“課審大會”,提議島內普通高中文言文比例從原先的45%至55%降至30%。此前,“課審會”還通過網絡投票選出10篇推薦文言文,其中僅4篇是傳統經典,其他都是迎合所謂“臺灣主體意識”的冷僻古怪之作,甚至還有一篇是日本人所寫。島內教育界驚呼,這些方案若通過,臺灣將迎來“國文浩劫”。
詭異篇目
民進黨上臺之初,就忙著安排反“課綱微調”有功的學生代表加入“課審會”。現在,這個貫徹民進黨意志的“課審會”終于“發威”了。20日,由“課審會”6名委員提出的6個“議案”付諸討論,內容皆與去除傳統經典有關。
一些“議案”毫不掩蓋“去中國化”意圖,比如提議高中文言文比例降至30%,“國文”課綱附錄的推薦選文從20篇降為15篇等。另外一些則比較隱晦,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說,如第二案和第三案代表“國文”課綱不再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基礎,第四案則會導致文章只求“議題性”而忽略文學、文化價值。
而比“議案”更惹爭議的是“課審會”推薦的10篇文言文。一周前,“課審會”舉辦了一個神秘的網絡投票,在連媒體都未知悉的情況下,517人參與投票選出10篇古文。其中僅4篇來自2009年臺灣“國文”課綱必讀古文篇目,如《桃花源記》、《赤壁賦》等。另外6篇則是《番社過年歌》、《大甲婦》等一般人聞所未聞的古怪篇目,入選的唯一理由,就是其內容與臺灣有關。
這些因“政治正確”而入選的篇目,內容質量就經不起推敲了。比如《大甲婦》中有“土番蠢爾本無知”等歧視原住民的話,《送王君入監獄序》有“嫖來又嫖去”等粗俗言語,被島內教育界人士痛批為“不適合教學”。更離譜的是,一篇《七星墩山蹈雪記》還是日本人中村櫻溪所寫。放著浩如煙海的中華經典不要,卻要學生去學日本人的古文作品,簡直滑稽。
黃鐘毀棄
21日在臺北舉行的“數年研議不敵一夕黑箱”記者會上,段心儀說,臺灣“國家教育研究院”花2年多時間,委托60多名教授教師,向500多名高中“國文”教師問卷征詢,才訂出文言文占45%至55%的課綱草案,數年苦功卻不敵“課審會”一夕黑箱作業。
“課審委員成為宰制高中國文課綱的怪獸!”翰林出版社高中“國文”教科書總召集人宋裕表示,“課審會”決議的6篇臺灣古典詩文,明顯是政治意識形態作祟,都是一些糟糕、沒文采的文章。“如果強行通過,要串連“國文”老師、學生和家長,到‘教育部’抗議。”
臺灣老師張楚表示,參與推薦古文評選投票的517人中,高中“國文”教師僅占二成,大學生、高中生、社會人士占了六成多。“這是外行領導內行,劣幣驅除良幣”,“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臺灣曾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自居,如今卻選擇“文化自宮”。
在島內輿論一片質疑聲中,臺灣“教育部”稍稍收起了之前“不預設立場,充分尊重課審大會決定”的態度,“國教署長”邱乾國21日出面表示,那10篇網友選出來的文言文,未必會成為高中生必讀古文。
據悉,“課審會”將在27日繼續開會,討論決定高中課本文言文比例及篇目問題。
坑害下一代
對刪減經典古文篇目和增加所謂的“臺灣文言文”,一些參與課綱審查的學生代表振振有詞。學生代表蕭竹均稱,過去古文比例過重,許多學生早已被消磨光意志。“課審大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稱,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是在“造神”,相反臺灣有很多文言文,且貼近這片土地,“臺灣文學對于現代社會的影響,遠大于唐宋八大家”。
讓學生來給自己審課綱,本就是咄咄怪事。不管是有“媚日反中”傾向的政治學生,還是希望給自己減負的普通學生,當然都樂得古文比例降低。民進黨當初安排學生代表入“課審會”,打的也正是這一如意算盤。
島內學者強調,學習古文對下一代十分重要。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表示,文言文不代表中國八股,“它是漢語的淬煉藝術。從文言文學到什么是語言的精錘淬煉,才能更懂得怎么在白話文中揮灑自如、行云流水。”“這樣的教育政策,是要把下一代的年輕人帶到哪里去?”
“臺灣丟掉的,大陸現在要撿!”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主任須文蔚指出,大陸從小學開始加強文言文教育,且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導致臺生跟陸生的語言能力差異大,“縱使是讀理工科的大陸學生,書寫和表達能力都高于臺灣文學院的學生”。他說,香港前幾年將高中的文言文完全取消,等到第一批學生進入大學后,大學發現學生從語文到文字的能力都變得很糟糕,這就是“華語圈實驗失敗的結果”,后來香港馬上又增加了12篇必讀古文。
民進黨不惜犧牲下一代語文能力,為的還是“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網絡版20日社評說,臺灣學生接受文言文越來越少,不僅語文程度越來越差,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中華民族的歸屬感,當然也就越來越薄弱,而這正是民進黨全力以赴追逐的目標。(作者 王平)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