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結束今年的金曲獎,從上海姑娘李婭莎到林憶蓮,話題特別多。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我們如果不要小看流行音樂,也就不能小看金曲獎。若從今年金曲獎主題“前瞻、開創”來看,這些話題其實都具有指標性意義,希望能為臺灣的流行音樂激蕩出一個新的方向。
社論摘編如下:
每年的金曲獎,不但現場熱鬧,事后也往往余波蕩漾,有人驚喜,有人炮轟。今年金曲獎的話題特別多,從上海姑娘李婭莎奪走臺語歌后,到林憶蓮被有些人視為“怪歌”的實驗性作品“蓋亞”拿下多項大獎,乃至于節目主持人陶晶瑩在典禮上有感而發。若從今年金曲獎主題“前瞻、開創”來看,這些話題其實都具有指標性意義,希望能為臺灣的流行音樂激蕩出一個新的方向。
臺灣的流行音樂,在華人社會有“領頭羊”的角色,且比起電影、文學等其他領域,更有穿透性地表現出領頭的實力。如早期的鄧麗君,連大陸土地都未曾踏上去,即風靡大陸;實力派老將如蔡琴、費玉清,至今活躍于大陸市場;甚至于周杰倫、蔡依林、王力宏、張惠妹這一輩,個個都有獨領風騷的地位。這使得流行音樂在代表臺灣的“文化軟實力”,或曰文化創意產業當中,具有格外的利基,是我們應當重視珍惜的。
流行音樂產值龐大,在一個耀眼的歌手,或一首暢銷的歌曲MV背后,要有相當巨大、分工精密、且專業性高的產業環境去支撐。美國政府的經濟分析局最近宣布,從今年7月底開始,要將娛樂業、文學、藝術性產業的研發費用,視同以往對電腦軟體的投資一般,共同列作“智慧財產生產”項目,計入GDP。《華爾街日報》有一篇文章對此分析解釋:“沒錯,Lady Gaga的歌有功于GDP”,重點不只是Lady Gaga的音樂會售票可“增加內需”,而是投資于電影和流行歌曲的經費效應,完全可類比于對開發新藥品或智慧型手機的投資。這個產業的經濟潛力有多大,可見一斑。
我們如果不要小看流行音樂,也就不能小看金曲獎。金曲獎或許不像文藝獎那樣地位望重士林,令人仰之彌高;但就像今年評審團總召集人倪重華一再強調的,金曲獎也不是“流行音樂排行榜”,完全隨著市場口味走。金曲獎如果敢標榜“前瞻、開創”,那么評審給獎的那把尺,除了毋庸贅言以專業為準則之外,還要有一點“引領流行音樂方向”的任務感放在心里,而不是媚俗地完全隨排行榜沉浮。從這一點而言,金曲獎被專業人士贊美為“長期建立的公信力是無形的價值”,值得期待。
也因此,對于今年的金曲獎,其實不必去計較歌迷所惋惜的“周杰倫怎么都沒得獎”,幾個看似意外的話題反而特別有意義。“臺語新歌后”李婭莎,眾人矚目她的上海姑娘身分,、李婭莎就是結結實實地把臺語歌曲這塊耕耘好,也指出了只要站穩專業就能“無疆界”拓展市場的可能性。林憶蓮與大陸制作人合作的專輯“蓋亞”,也是同樣道理,除了專業度無可挑剔,被樂評人贊美是“沙場斗智型選手”,金曲獎評審愿意鼓勵她這種“挑戰難度,挑戰自己”的嘗試,也可激勵其他選手,在音樂路上不要只選擇容易的方向去走。
相較于金曲獎本身的精采和評審公信力,頒獎典禮的節目呈現和現場轉播反而顯得很弱,每年都被觀眾痛罵的音效、導播功力等技術層面,沒有什么改進,換哪一家電視臺來轉播都一樣。這反映出臺灣的電視業者缺乏外來刺激,好像守住特許執照即心滿意足,失去了上進的動力。這也不是新鮮問題了,怎么樣讓臺灣的電視界回到專精“專業”的軌道,不是輕松的任務。
臺灣的流行音樂不但要繼續往前走,而且應該更努力往外闖,希望金曲獎自詡的“前瞻、開創”不是一句空話。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