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4日社論發表社論:拋開藍綠之爭 推動都更獎勵。社論指出,臺北市長選舉熱戰中,意外的兩倍容積獎勵的都市更新政策竟成為藍綠兩大陣營爭議的焦點。說意外是因為臺灣選戰中,多是個人隱私、意識形態與口水掛帥,少見政策成為焦點。這次都更案成為選戰焦點,倒是可喜的現象。
臺北市政府在五月初公布一項獎勵老舊公寓改建的新措施,三十年以上的老舊公寓進行都市更新改建時,將給予兩倍的容積獎勵,區段好的地區還可增加一個停車位。市府提出這項政策,除了改善民眾居住的品質外,主要也在紓緩房價上漲壓力。不過,對此政策,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陣營則批評市府簡化房價問題,質疑市府推動都更的效率與執行力,更指責推動此政策是選舉操弄。
對于市府提出此政策,是否為“選舉操弄”,很難認定;甚至,換個角度看,即使是“選舉操弄”,但如果此政策可讓民眾、社會大眾都受益,以“選舉操弄”為由阻礙其實施,亦未必正確。因此,還是回頭分析這項政策的利弊及可行性。
社論表示,容積率是一個現代城市中,政府可用來管控城市發展、塑造城市風貌、引導城市發展的最重要手段。而公共利益與私人(或是建商)利益,則永遠在其中角力;對地主與建商而言,容積率永遠是越高越好,因為可蓋的樓地板面積增加;但相對的則是可能因引入過多的人口與使用量而導致公共設施不足,進而讓城市品質下降。
臺北市號稱“一地難求”,特別是菁華區土地的稀有性,是讓臺北房價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但同時,也在臺北市看到許多老舊公寓,建筑品質與外觀不佳、居住品質亦差,也無附設停車場。因此,此現象同時產生:市容欠佳、民眾居住安全與品質低落、市區停車問題嚴重等問題。也因此,推動都會更新確有其必要與正面意義。
但也不能否認,自十二年前臺灣“都市更新條例”通過以來,都更案成功案例仍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問題都在整合困難上。而整合困難,問題則是出在地主意見不同、利益相異,基于對人民財產權的尊重,缺乏強制執行機制。許多老舊公寓興建在實施容積率之前,如果改建,地主可分回居住的樓地板面積反而變少,因此,民眾寧可窩在老舊房子內,忍受較差的居住品質與不便,也不愿參與都更。不過,在市府祭出二倍容積獎勵的政策后,可望提高民眾參與的意愿;因可興建樓地板面積變多,原本較難“喬”的利益分配,亦較有達成共識的可能。
社論指出,至于都更對臺北房價的紓緩,有可能,但甭太寄望。理論上來看,都更造成市區房子供給增加,價格自然能下降;但事實上房價受到太多其它因素影響,包括未來幾年內外在經濟環境、資金流大小、甚至外界對房價與經濟情勢的預期,都影響著房價漲跌。
不過,民進黨方面質疑市府推動都更的效率與執行力,也不是毫無道理;雖然肯定此政策,但對未來執行效率的確非常擔心。兩倍容積獎勵大幅提高都更誘因,但不是“暢行無阻”的保證書。從市府審查的行政效率、輔導民眾都更的專業單位、改建期的財務融通,涉及更多的專業細節,在八月一日政策正式上路前,市府應該盡快公布相關細節。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