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又稱為“自造者”)概念來源于英文Maker和Hacker兩詞的綜合釋義,指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與軟件、網絡創業有所不同,創客的創意多了硬體設計與制造——自己的點子自己做。在開放原始碼硬件平臺(如Arduinos)、3D打印機等工具的輔助下,創客們可以將自己腦中的發明構想制作成實物。
創客理論的提出者Chris Anderson預估,“創客運動”未來將扮演加速器的角色,讓數位世界真正顛覆現實世界,推動劃時代全民創造新浪潮,掀起新一輪工業革命。臺灣如果能趕上這一波浪潮,是走出悶經濟的一大機會。
臺灣《旺報》16日發表評論說,目前全球已遍布近千個開放工作空間。臺灣的Fablab Taipei、Taipei Hackerspace等創客空間在業界小有名氣。深圳、上海、北京則是大陸最為活躍的3大創客城。
“創客運動”在大陸已進入商業化階段。深圳的創客空間、設計服務、硬體加速器及群眾募資等創新產業鏈已做到“無縫銜接”,可迅速把制造家的小設計轉換成產品原型或樣品,實現小規模量產,并販賣到全球銷售網。而臺灣雖然有不少創客平臺和制造供應鏈,但還未構建一套完整的生態體系,缺乏具有產業整合力、能打通所有橫向連結的企業(比如深圳的Seeed Studio)。
臺灣年輕人安于小確幸,競爭壓力相對較少,勇敢追夢的氛圍相當濃厚,有機會出現更多的創客。同時,臺灣在硬體產業以及設計、工程人才方面有優勢,相信可以發揮出“軟件+硬件+設計”的強大整合動能。
大陸有優質的供應鏈和流量強大的互聯網,臺灣有領先設計力和制造水平,因此,在發揮“創客經濟”效能方面,兩岸可以利用資源價值上的互補找到合作的契合點。
提升“創客經濟”活力大陸市場是臺灣的重要依托。雖然多數創客產品以高利潤率、依靠細分人群獲得收益,基于兩岸消費者對客制化、高端化、智能化產品的相似認同,多元化的“小眾商機”可以在大陸市場找到生存機會。
兩岸都面臨加速產業升級和轉型的壓力,以更積極的作為推動“創客經濟”是因應現實挑戰、順應時代浪潮的務實之舉。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