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反服貿如火如荼之際,民進黨卻忙著在美國向相關部門散發說帖,聲稱民進黨并非全面反服貿,也愿意提出解決學運僵局的方案。然而,學運解決的大功被王金平捷足先登,而民進黨這種色厲內荏、內外有別的嘴臉,則讓人搖頭三嘆。
臺灣《聯合報》11日社論指出:且看民進黨在島內的宣傳,處處指控服貿協議多么邪惡、如何包藏禍心,甚至稱之為馬英九“服貿滅臺”計劃;總之,是不可碰觸的劇毒之物。9個月來,民進黨在“立法院”千方百計拖延杯葛,霸占主席臺、阻撓議事,為的就是不讓服貿協議過關。而如今一遭美方指責非法杯葛,民進黨立刻示軟,聲明自己不反服貿。這種對外說一套、對內做一套的作風,是覺得臺灣民眾愚昧可欺嗎?
臺灣政治的可悲就在于此。政治人物每天在那里指控、叫囂,民眾根本分不清哪一句才是真話;事實上,只有面對需要“抱大腿”的對象,政客才會吐出實言。學生們滿腔熱血在那里靜坐、抗議,以為自己是在進行“愛臺”、“護臺”的神圣使命;誰知,在民進黨的策略中他們不過是一群臨時演員,而這場運動跟“愛臺”并沒有真正的關系。
民進黨的“逢美必軟”不止于此。學生占領“立法院”期間,王金平要求易地召開“院會”,綠營卻以議場具有“神圣性”,極力反對;然而,俟美方一說出重話,民進黨立刻低頭同意。這種態度,多么虛偽!若覺得議場“神圣”,為何民進黨“立委”平日動輒在那里霸占圍堵,不讓議事進行?又為何學生占領期間,他們一直在場外靜坐形成保護墻,妨礙警方執勤?“賤人就是矯情”一語,用在此處還真貼切。
學運宣布退場之后,民進黨的內訌一發不可收拾:有人指責整個黨遭到邊緣化,有人批評議會路線失能,甚至說出“距離被人民拋棄日子不遠”的重話。由此看來,318學運雖弄得馬當局灰頭土臉,但民進黨非僅未撈到好處,反而使自己的問政路線被迫倒退,愈發難以修補。
觀察整起事件的變化,民進黨原本以為可以利用學運來倒馬反藍,趁機為年底的選舉造勢,大肆坐收漁利。然而,學運形勢最后沖成“反中”、“反服貿”的激進調性,突破了民進黨妄想操弄的模糊地帶,也把民進黨拖進了泥淖。不僅如此,當學運領袖激發了支持群眾的熱情,同時投射的是對體制的不滿及對政黨政治失敗的反感;在這種情況下,自以為站在學運同一方的民進黨,其實已經被視為“無效體制”的共犯,也成為應予聲討的對象。
民進黨一開始看著馬當局左支右絀、進退兩難時,必然是私心竊喜;但當330上凱道時全員被要求收起旗幟在臺下當觀眾,民進黨應明白形勢已經反客為主了。接著,當美國官員連續表態,贊揚臺灣民主、卻譴責綠營不當杯葛時,民進黨已被逼到必須緊急辯解表態的墻角;而當王金平出手把學運收割一空時,民進黨恐怕連掉在地上的谷子都沒揀到幾粒。民進黨機關算盡,卻只落得一個“邊緣化”的下場,豈不可悲?
這次學運之所以能從綠營外圍的青年軍和社運團體呼喚出一股公民力量,除了對馬當局不滿,主要也是受到民進黨長期問政“手段”高過“信仰”的影響。民進黨一向認為“戰略”比“價值”重要,因此往往不擇手段,霸占、鎖門、丟鞋等杯葛手段從未間斷,且總能虛詞狡飾、自我正當化。作為綠營側翼的青年軍,早已熟悉這套行動辯證法,甚至憑借著學生身分無所顧忌地沖撞,終而喧賓奪主。且看,近日已有人鼓動學運群眾組黨;在這種氛圍下,厭憎藍綠對峙的新一代固不滿馬當局,但也會一樣唾棄民進黨吧?
民進黨在美國政府解釋它并不是“反服貿”,在高雄市長陳菊說出“若符合程序正義且有配套,我支持服貿”后,有4名綠營縣市長也表態跟進;目前,唯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還在喊重啟談判。面對學生退場后的新形勢,如果綠營“立委”還跟著蘇貞昌在那里喊反、喊擋,阻止議事進行,那不僅是欺內怕外,更是自欺欺人了!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