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道,在臺灣這波反服貿學運中,民進黨居于配角,幾乎失去鎂光燈。日前參與凱達格蘭大道集結活動,民進黨公職都脫下背心、拿下旗幟,難怪呂秀蓮感嘆民進黨支持學生不計代價,卻要“躲躲藏藏”。
根據民進黨日前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4成民眾對疑慮民進黨“逢中必反”;2016年“總統”選舉,68.8%民眾投票最優先考慮“處理臺灣經濟的能力”,驗證兩岸、經濟議題是能否執政關鍵,正是綠營口中形容的“最后一哩路”。
香港中評社4月1日發表快評文章說,民進黨追求重返執政,如果在兩岸政策、經濟戰略不能提出能讓民眾信服的論述,外界也會如民進黨籍“立委”助理曾在臉書(facebook)發起的“請問被邊緣化的民進黨”活動,“學運終究會落幕,嚴峻的挑戰才要開始。請立刻告訴我們,告訴臺灣人民,下一步民進黨要做什么?”。
我們認為,民進黨的基本特性有兩點非常突出:一是喜愛街頭運動。二是討厭經濟民生議題。無論在野或者不在野,都跳不出如此這般的舊巢。
民進黨在兩岸政策、經濟戰略確實不能提出能讓臺灣民眾信服的論述,也提不出讓大陸信任的論述。這樣的先天不足的政黨,如何可以處理好臺灣的政治前途與經濟前途問題,實在不得而知。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受了封的騎士唐·吉呵德走出客店把旋轉的風車當作巨人,沖上去和它大戰一場,弄得遍體鱗傷。他把羊群當作軍隊,沖上去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腫了臉面,打落了牙齒。他繼續去冒險,又吃了許多苦頭。唐·吉呵德永遠對著臆想中的敵人猛沖過去,亂戰一陣,但是由于他的愿望不切實際,戰術荒誕可笑,因而處處碰壁,甚至險些喪命。當他和桑丘吃盡苦頭,輾轉回到家鄉時,他已一病不起。但經過一番游歷,他已認識到自己從前是個瘋子,那些騎士小說都是胡說八道,只恨后悔得太晚了。
執意要摧毀兩岸關系,執意要損害臺灣經濟,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頭破血流,落得慘淡下場,民進黨真的需要與唐·吉呵德對照一下。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