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懶人包”因而盛行,雖說是“懶人包”。這一次學生抗議服貿,多多少少與“懶人包”有關。
所謂懶人包,就是為了幫助普通人在最短時間內全面了解最熱門新聞,美國一個網站創辦了一種業務:“新聞懶人包”。顧名思義,“新聞懶人包”的做法有些類似對一篇文章提綱挈領,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海洋里只為你采擷最火熱、最鮮的新聞內容,它由專人收集當日新聞。當然,這個懶人包不是文字包,而是影片包。
據臺灣媒體報道,目前臺灣網絡上瘋傳的“懶人包”,多數是根據臺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編寫的一系列“黑箱服貿自救寶典”濃縮而成。
“懶人包”,號稱3分鐘讓人了解服貿協議,其內容卻謬誤百出,危言聳聽。
23日,臺經濟主管部門也召開記者會,對“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就業沖擊臺灣百萬勞工”等五大謠言予以澄清。
“懶人包”還引述鄭秀玲的說法,恐嚇說島內將有上千種行業的500萬人受到服貿影響,其工作將被大陸勞工取代。其實,服貿協議并未開放大陸勞工赴臺,以上所說的情況也根本不會發生。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5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說,看懶人包,如果只是因為時間有限,為了在短時間內了解一下相關事件的粗貌,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只是根據懶人包的訊息而要采取社會行動,那懶人包就有問題了。
事實上,懶人包可能充滿了假的信息、扭曲的信息、片面的信息,如果只是閱讀,倒也罷了,但社會行動是嚴肅的決定,豈能因為懶人包就下判斷!
這些抗議服貿的學生,到現在為止,只有口號,而且言談內容幾乎都來自懶人包。簡單地說,這些學生大部分既不了解經貿談判實務,甚至也不知道服貿協議的內容。
我們不反對學生以運動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訴求,但我們必須強調,社會運動是嚴肅的,也必須是負責的。如果他們是針對某些價值,那喊喊口號倒也可以,但如果是針對公共政策,如服貿協議,那至少要做好功課,因為公共政策所牽涉的因素比想象得多,而且要有清楚的論述。面對公共政策,根據懶人包,則會讓社會陷于重大的風險。
更讓人失望的是,學生如此,竟然不少老師也如此反應,甚而支持學生占領“立法院”及“行政院”。反過來想,或許就因為有這樣的老師,才會教出這樣的學生。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