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十年來觀光發展快速成長,二○○一年赴臺觀光旅客人數為二百八十余萬人,在二○一○年則有五百五十余萬人,成長近二倍。臺媒《新生報》10日發表社論說:綜觀臺灣之受觀光喜愛的關鍵因素,首先是臺灣社會開放、經濟自由、治安良好、人民友善等優質的觀光環境,其次臺灣美食也是一大特色,臺灣集各美食再加以發揚光大,都比原來的口味更加爽口宜人,觀光游客贊不絕口。另外,臺灣有很多優秀人才與產品,揚名于世,捷安特自行車、HTC手機、筆電等在市占率均很高,帶動臺灣品牌與形象。臺灣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維護與發揚,更讓人著迷,也孕育各地的民俗節慶及夜市,再加上綠意盎然的生態美景,令人百游不厭。
社論指出,臺灣觀光有其前述優勢,但也有一些困境,例如桃園大溪獲選為十大觀光小城。大溪每逢假日嚴重塞車,常要在路上塞好多時間,影響游興,同樣阿里山賞櫻季也一樣常會塞車幾公里,像一個線狀停車場。臺灣很多風景區或景點都在山區,往往到這些風景區或景點都只有一來一往兩車道的單一公路,遇到塞車無路可逃,車上游客連上廁所的地方都沒有,如果再加上汽油用罄或汽車故障,就更加掃興,如果大陸個人游游客大幅增加,臺灣風景區或景點的容受力可能達到頂點塞爆,另外我們機場設施的處理能力也不足,會降低服務品質,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旅客爭議事件,這樣可能會影響臺灣觀光市場的永續經營。
社論說,臺灣當局交通主管部門下的觀光局積極行銷臺灣觀光之余,應就臺灣國際機場,觀光旅館、風景區設施、導游人力及解說員人力等容受力,依赴臺訪問觀光旅客數達六百萬、七百萬…一千萬時,上述各種因素如何因應,必須要做全盤計劃,要明快決策,展現執行力。
社論還建議,全臺灣各縣市政府在發展觀光時,要切中觀光問題癥結所在,如前述各風景區的塞車問題,因為這些通往風景區的公路,要拓寬很困難,換言之,無法增加容量,只能用管理手段解決塞車問題。第一點是各風景區或觀光景點的容受力要仔細評估訂定,各風景區或觀光景點的管理單位必須根據容受力,公布給社會大眾與旅游業者知悉,同時要采用先進管理資訊系統,即時掌控參觀的人數。才能維持其風景區的秩序。第二點各風景區或景點必須在其通往道路設置停車場,將游客小汽車引到停車場,再由風景區或景點管理單位,安排接駁公共運輸工具,讓游客得到無縫的服務,成功的案例是陽明山花季的交通管制,讓賞花的游客很順暢地達到游興的效果。
還有風景區或景點的管理單位要在通往的道路或公路兩旁栽植有特色的喬木,如櫻花、楓葉等等,讓游客沿途可欣賞美麗的樹景,并在沿途適當地點設置觀景臺及廁所讓旅客在塞車時可如廁方便,這也是人道的考量,總之,觀光相關的業者必須很貼心的為游客做全方位縝密安排與服務,才能達到觀光無縫永續經營的境界。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