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10日發表王宗銘分析文章指出,正在非洲訪問的馬英九昨天召開記者會回答兩岸關系問題時,答復內容談不上太多,也不算有新意,但重點還是點到了,也就是他的“當兩岸關系改善,國際空間也變大”一貫論點,更重要的是強調了他第一個4年任內“真的是有不少進展”。馬英九如此論述主要用意在于證明自己“活路外交”的正確性與正當性,用他自己的話來定調,可說是低調、不意外。
文章說,大陸對“國際空間”的框架定義很清楚,馬英九在記者會上用了“還有很多歧見”來形容,他說,國際活動也還有很多限制,但他自己所定義的“活路外交”還能走多遠?對內的政治消費意義其實比較多了一點。
以馬英九、陳水扁“出訪”過境美國以外的國家,同樣是“過境技術加油”,當然都可被解讀是“外交突破”,尤其這是第一次在印度孟買,而且對馬英九來說,可以“過去做不到的”來區隔與陳水扁搞所謂“烽火外交”的不同。然而對于大陸希望建立兩岸政治互信來說,馬英九顯然做得遠遠不夠,因為要談所謂比目前更進一步、更多的國際空間,大陸希望馬英九先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框架表態,與其說大陸方面現在沒有表示意見,不如說是要先看看馬英九如何先表述。
馬英九第二任還會出訪“友邦”幾次?以第一任的經驗來看,可能的次數應該很少,但是只要“邦交國”不少、出訪有非“邦交國”可過境技術加油、WHA大會可以繼續當觀察員、可參加WHO技術會議,這些就構成了馬英九“活路外交”的經驗基礎,應該也就夠了,如果他不想多要一點的話。
文章最后指出,兩岸雙方如何累積更多善意,而且仍在大陸可接受的紅線內,找出新的空間,將是兩岸關系的一大課題。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