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選后總檢討,兩岸政策是主要關鍵。綠營大老謝長廷7日表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若與國民黨“拉得太開”,不僅讓對手有攻擊目標,臺灣內部也會持續對立。他主張,民進黨應嘗試貼近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臺灣《聯合晚報》發表社論說,謝長廷被稱為民進黨“智多星”,思考理路靈活。但他提“向國民黨靠攏”的兩岸政策,勢必再掀波瀾。果然,民進黨內立即有人呼吁盡快進行大辯論,決定兩岸政策走向。
社論說,姑不論謝長廷的主張在民進黨內接受度如何,兩岸政策確是民進黨輸掉2012選舉的致命傷。在謝長廷之前,曾任民進黨ECFA因應小組發言人的前“立委”郭正亮也說,民進黨要勇于提出新思維,不要簡單把“九二共識”、“一中憲法”立刻和“統一”畫上等號,這樣只會自創牢籠,走不出兩岸困境。
從謝、郭的說法,可見民進黨內不乏急于從兩岸政策脫困的思維;但往往開放的言論一出,立即遭民進黨內極端勢力圍剿,當事人只好噤聲或轉趨模棱兩可。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就是既想跳脫、又跳脫不了既有兩岸政策的代表作,結果證明選民并不買帳。
社論指出,民進黨當然可以舉辦大辯論,為兩岸政策重新定調。但以民進黨派系生態之復雜、“獨”派勢力之頑固,想藉由大辯論提出大開大闔的兩岸政策,恐怕是緣木求魚;反倒是掌握實權的領導人登高一呼,往往都能排除反對聲浪。
例如,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她對ECFA的立場,從一開始主張的會發動“公投廢止”,到改口為概括承受、不會廢除也不會“公投”,民進黨內都默默接受。她對“九二共識”的主張亦然:一開始否認其存在,到選戰前夕改稱“肯定一九九二年兩岸愿意擱置爭議、協商對話的務實態度”,民進黨內同樣照單全收。
社論最后說,蔡英文可因選票考量而改口轉變,如今檢討敗選,難道不能為不受選民認同的兩岸政策改弦更張?“兩岸政策大辯論”說得好聽,卻往往是不想變革的托詞;民進黨能不能脫胎換骨,要看民進黨內領導人有無大魄力,真敢“向國民黨靠攏”?
[責任編輯:李杰]